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前海开源

  • 蛇年伊始,机器人等科技板块延续强势,重仓相关公司的基金净值水涨船高,成为权益类基金业绩的领头羊。业内人士认为,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机器人板块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包括国内外人形机器人超预期发展、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以及政策端的支持,预计机器人板块会成为中长期反复活跃、估值中枢不断提升的板块,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具体机会上,王森表示:首先看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领域,比如执行器、丝杠、减速器、电机、传感器,这些是维持机器人性能的关键保障,同时也是价值最大的部分。(2025-02-10 01:49:00)

    标签: 前海开源 机器 板块 净值 混合 涨幅
  • 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发布2024年季度及全年《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全球黄金年度需求总量达4974吨,创历史新高。中国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表示,预计黄金价格将维持震荡上行的趋势。“鉴于当前黄金价格偏高且市场波动明显,黄金消费投资应谨慎,建议投资者采用逢低买进的策略购入黄金,尽可能采取现货交易方式购入金条、黄金ETF等产品,同时谨慎购入杠杆类产品,以控制风险并获得稳定收益(2025-02-09 05:48:00)

    标签: 黄金 金价 需求 购入 避险 市场 全球 价格
  •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A股也开启了蛇年的交易日。从这两日的市场表现来看,DeepSeek持续发酵,点燃了科技股行情。在蛇年春节后的首周,DeepSeek核心概念股普遍上涨,热度持续发酵。综合券商研报来看,投资者可关注三大方向:一是算力基建芯片、服务器、液冷等硬件,将受益于国产替代与成本优化需求;二是数据要素,垂类数据资产因模型训练需求价值凸显;三是应用创新,端侧设备和智能体将随着算力成本的下降而爆发,今年已经在验证这个逻辑。(2025-02-09 00:05:00)

    标签: 模型 行情 板块 成本 上涨 市场 投资 方向
  • 2024年是ETF基金的快速发展之年。根据上交所统计,截至2024年末,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数量达到1033只,较2023年末增长16%,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1%。光大证券研报分析,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自由现金流资产的配置价值愈发凸显。随着宽货币政策的持续推进,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投资回报的中枢随之下降。(2025-02-07 12:10:00)

    标签: 现金流 现金 指数 证券 企业 增长 公司
  • 金价的强势和全球避险需求,正促使公募基金经理对哪怕数倍收益的黄金股亦采取强烈的惜售策略。前海开源黄金ETF基金经理梁溥森强调,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下,黄金价格中枢预计将持续提升。另一方面,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和反移民政策将加大通胀压力,共和党“横扫两院”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大幅提升未来十年美国财政赤字率,且特朗普政策主张“既要又要”但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抓手,可能会为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叠加美股当前估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美国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黄金又作为重要的储备资产继续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有望为金价提供中长期的重要支撑,同样可能刺激黄金的抗通胀需求、避险需求和多元化配置需求。(2025-02-07 00:14:00)

    标签: 黄金 经理 需求 金价 业绩 市场
  • 春节假期结束后,多只权益类基金将迎来发售期,市场有望再迎增量资金。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已有24家公募机构旗下33只公募基金发布招募说明书,定档2月份开启发行工作。“从行业来看,科技方向本身具有比较好的穿越周期的能力。一旦诞生‘杀手级’产品或技术,通常意义上将驱动科技行业进入创新大周期,从而催化科技方向大行情。(2025-02-05 01:39:00)

    标签: 指数 权益 发行 科技 行业 方向 市场
  • 开年至今,A股持续波动。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来,截至春节假期前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跌3.02%、2.48%、3.63%。除A股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港股的红利股同样值得关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预测,2025年A股和港股都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2025-02-04 20:39:00)

    标签: 红利 关注 行情 交易日 消费 人士 市场 业内人士
  • 春节期间DeepSeek持续火热,掀起科技主题港股的狂飙行情。2月4日,港股主要指数大幅走高,或受DeepSeek提振,部分港股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股也均走强。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也表示,A股和港股的估值吸引力比较明显,处于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2025-02-04 19:57:00)

    标签: 港股 四季 个股 持仓 报收 估值
  • 1月26日,证监会发布《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持续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加快优化指数化投资发展生态、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证监会去年7月启动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吴清表示,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这样预计每年合计可为投资者节约大概450亿元费用。(2025-01-27 00:37:00)

    标签: 指数 指数化 投资 费率 发展 方案 证监
  • 春节前夕,不少人已经提前开启放假模式,但仍有许多公募机构在积极调研。春节前调研,有望帮助基金经理们更好地把握年后行情。具体来看,1月22日,兴蓉环境接待天弘基金调研。1月21日,志特新材接待鹏华基金、建信基金、国泰基金、兴全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等多家机构的调研;1月16日及1月20日,晶丰明源接待华夏基金、华商基金、银华基金、南方基金等机构的调研。(2025-01-25 07:53:00)

    标签: 调研 领域 机构 公司 消费
  • 随着公募基金持续披露2024年四季报,一众“顶流”基金经理的最新调仓情况相继曝光。张坤减持中国海洋石油、美团、台积电,增持了阿里;刘格菘大举加仓寒武纪,抛售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新能源概念股;李晓星持仓“大换血”,配置以科技和白酒股为主。展望后市,一位头部券商分析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过去十五年的数据来看,市场表现较为规律,其中跨年是一分水岭,之后市场胜率提升,春节至两会市场风格倒向小盘,尤其是申万小盘指数的上涨概率非常大。(2025-01-21 21:39:00)

    标签: 持仓 减持 精选 四季 市场 小盘
  • 周期选手密集“空降” 消费基金有变?周期股也是前海源基金经理吴国清看好的方向,他管理的多只基金产品凭借资源股、黄金股、高端装备等周期赛道,迅速进入2025公募开年业绩排行榜前列,吴国清认为今年股票市场更具机会的大概率是周期成长股赛道,周期成长股对应的是中游先进制造行业,包括汽车、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军工,此类周期股具有成长股的某些属性,在周期成长赛道的选择上可以挖掘包括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等优势品种,此类周期股往往具有更高的成长性以及投资机会。(2025-01-20 07:14:00)

    标签: 周期 赛道 经理 产品 消费 制造 成长
  • 开年仅半个月,权益类基金集中分红的趋势愈发明显。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1月15日,多只主动及被动权益类基金同日宣布分红。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自2024年9月24日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后,股市迎来一波放量暴涨行情,多数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涨幅也较为明显,具有实施分红的基础。(2025-01-16 11:32:00)

    标签: 分红 权益 增长 红利 混合 份额 宣布
  • 北京商报讯开年仅半个月,权益类基金集中分红的趋势愈发明显。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1月15日,多只主动及被动权益类基金同日宣布分红。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认为,自2024年9月24日的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后,股市迎来一波放量暴涨行情,多数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涨幅也较为明显,具有实施分红的基础。(2025-01-15 18:17:00)

    标签: 分红 权益 增长 红利 混合 份额 数量
  • 2024年12月31日以来,A股市场持续调整。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12月31日至今年1月13日,上证指数从3400点上方跌破3200点,累计跌幅达7.24%;深证成指累计跌幅达8.20%,创业板指累计跌幅达10.15%他认为,随着居民对于房地产市场长期预期的改变,资本市场有望成为居民储蓄转移的方向,成为居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投资市场。(2025-01-14 07:49:00)

    标签: 市场 调整 行情 跌幅 涨幅 指数 居民
  • 新年伊始,基金市场也迎来“发行潮”。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个完整周,将有67只公募基金启动发行。其中,1月6日新基金发售数量更是达到24只。融通基金表示,央企上市公司的红利主题是一个新的投资方向。红利类股票或将迎来估值重塑,而红利策略大概率依然会成为市场主流。(2025-01-10 00:52:00)

    标签: 指数 红利 投资 发行 市场 融通
  • 2025年开年以来,受到内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波动幅度有加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本轮调整不改A股市场中期向上的趋势,在经济基本面改善预期不断增强以及企业盈利改善的支撑下,继续看好A股市场在2025年的表现。该机构认为,A股的优势正在聚集,宏观方面,PMI、工业增加值等数据表明,在一揽子政策推动下,宏观数据正缓慢改善,这对微观经济和投资预期的改善都会起积极作用;估值方面,2024年底的沪深300的PE仅为13倍,沪深300风险溢价水平处于正一倍标准差附近。政策方面,市值管理政策的实施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系列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的有效工具,预期将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025-01-09 02:52:00)

    标签: 市场 政策 预期 经济 改善 盈利 认为 基本面
  • 随着年报披露日渐临近,部分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多只预增股票连续涨停或大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年伊始,影响市场的一些利空因素逐步改善,上市公司年报行情渐次展开,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和耐心,坚定持有优质龙头来抓住结构性机会。他认为,2025年会有更多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有望进一步得到提振,建议重点关注业绩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2025-01-08 00:39:00)

    标签: 净利 公司 净利润 业绩 年报 增长 上市公司 预计
  • 2025年伊始,A股市场利好消息便接踵而至。宏观层面,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证监会启动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短期内再发声将“择机降准降息”,并提到“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刘歆钰则认为,产业周期往往驱动长期的投资机会,如此前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消费电子牛市、能源变革驱动的新能源牛市等,站在当下时点,AI浪潮或有望带来新一轮的创新周期和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对于创新型行业及企业,市场愿意给予更高的估值倍数,且此类公司往往赔率较高,赚钱效应的溢出也会带动全市场估值中枢的提振。(2025-01-06 00:35:00)

    标签: 市场 政策 投资 经济 公司 提升 增长 消费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迈入2025年,多家机构对A股延续震荡上行趋势持乐观态度。多数卖方研究观点认为,监管层释放的一系列政策信号依然积极,有望支撑投资者风险偏好。各路增量资金在政策积极、经济修复预期下,有望持续流入A股市场。中国银河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杨超发布研报称,随着经济基本面趋于改善,A股盈利增速也将迎来边际好转。(2025-01-04 10:06:00)

    标签: 政策 有望 市场 投资 经济 认为 财政政策 资金
  • 人民币汇率从7.3到破“7”、金价几番突破历史新高、债牛行情不停歇……2024年的金融市场依旧波动起伏。“2025年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趋势将继续深化”,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一方面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将继续加速。(2024-12-31 00:16:00)

    标签: 分红 保险 市场 规模 改革 中小
  • 2024年步入尾声,公募基金的各项榜单也相继揭晓。从年内公募分红情况来看,公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公募分红总额达2440.73亿元,超越2023年全年的分红总额,其中分红榜前三均由指数基金包揽,相关产品的年内分红金额均超20亿元“预计2025年基金分红的情况还会进一步提升,特别是股票型基金,因为2025年在政策转向后,资本市场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公募基金盈利的情况也可能会进一步改善,因此2025年基金分红的形势或会更好。”杨德龙说道。(2024-12-31 00:07:00)

    标签: 分红 债券 金额 总额 截至 情况 盈利
  • 回顾2024年的基金新发市场,以认购起始日为统计标准,数据显示,全年新发基金数量超过1130只,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首募总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542亿元略有增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指出,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选择合适的基金进行投资。(2024-12-30 17:31:00)

    标签: 指数 投资 产品 投资者 发行 规模 市场
  • 站在2024年年末,观察过去10年各大类资产表现,在各自周期中轮动,2024年比特币涨幅位于榜首;排名第二的是代表美国科技股的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33%;黄金以27%的涨幅位列第三,而A股排名第四,今年以来涨幅超14%。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2025年A股和港股有望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同时居民存款转移也会给A股和港股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2024-12-27 14:25:00)

    标签: 涨幅 牛市 港股 有望 流入 排名 更多 科技股
  • 临近岁末年初,行情切换迹象显现。从近期市场表现看,中小盘概念股开始回调,红利概念股受追捧。华泰证券也认为,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大消费板块迎来配置窗口期,继续看好消费板块基本面向好与估值修复行情。建议关注四个方面:一是国货崛起:美护、家电、宠物、纺织服装等赛道国货产品力和品牌力不断提升,国货龙头持续领跑;二是情绪消费:供给端产品不断迭代,将商品、服务打造为传递情感价值的媒介,叠加需求端“悦己消费”兴起,推动潮玩、IP经济持续扩容;三是新性价比:居民消费理念日趋理性,质价比成为消费决策核心,主打“好而不贵”的新性价比消费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四是消费出海:出海已成消费企业必选题,供需双向催化下,国内企业正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建议关注品牌、文化、服务出海。(2024-12-27 00:30:00)

    标签: 消费 政策 红利 港股 板块 关注 行情 市场
猜您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