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两年的A股市场,出现了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投资者喜欢“打预期”。比如去年年底就有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预期地产的政策面会放松,于是地产股提前开始启动;猪周期的底部还未真正来临,猪周期概念股去年9月份就开始反弹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行业的确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拐点性变化。比如,市场上预期经济在后疫情时代会复苏,那么,即便是再传统的化工企业,需求也会增加,但供给短时间内并不会增加,何况很多化工行业的落后产能因为不能达到“双碳”的要求,此前还遭到淘汰,那么,供不应求的前提下,化工行业就确实出现了拐点向上的迹象
银河证券:本轮养殖利润有望超市场预期 建议积极布局生猪养殖板块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最近两年的A股市场,出现了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投资者喜欢“打预期”。比如去年年底就有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预期地产的政策面会放松,于是地产股提前开始启动;猪周期的底部还未真正来临,猪周期概念股去年9月份就开始反弹。
这种现象今年以来更为明显,比如疫情防控还没松动前,旅游酒店股就一阵猛涨。这种投资现象,市场上一些人美其名曰“打预期”。但实际上,这些板块的股票飙涨的时候,上市公司的业绩根本没兑现。都说投资要看上市公司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于是疑问就产生了:投资到底是“打预期”还是“看业绩”?
满眼都是“打预期”
比如去年年底的时候,市场上就有一部分机构投资者,预期要实现“稳增长”,地产行业原有的紧缩调控政策会边际放松,于是从去年开始地产股就展开了反弹,今年以来,地产行业的“第三支箭”放了后,地产股的反弹反而放慢了脚步。再比如,疫情防控政策松动后,大家预期退烧药的销量会大增,于是生产布洛芬的医药类上市公司一阵猛涨。接下来,又有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大家要增加免疫力,于是乎,维生素方面的医药股又开始了反弹。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