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郑旭:该基金将场内母基金份额按照7:3的比例分拆成两类子份额,即“转债A份额”和“转债B份额”,相当于通过份额结构上的设计将转债中的纯债属性和期权属性剥离开来,为客户提供了三种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工具:母基金份额具有可转债的风险收益特征,适合需要进行资产配置或认可转债投资价值并希望获取转债市场平均收益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银华转债B份额具有高风险、高预期收益的特征,且具有期权属性(不同于可分离交易可转债,银华转债B份额除了包含转股权这一期权外,还内含可回售条款、转股价向下修正条款等多项期权,其隐含价值更高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自2007年7月17日首只分级基金诞生,这一产品类型即受到市场欢迎,并以其多样化的创新特色和快速成长备受投资者瞩目。然而,“花季”过后,分级基金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尽管面临基础市场上涨,许多分级基金的杠杆却逐渐消失,并陷入规模越来越小的困局。
在银华基金总经理助理郑旭看来,分级基金发展陷入瓶颈,根本原因是投资者群体规模不够大。郑旭认为,扩大投资者群体的方式不在于通过做市商提高流动性管理,而是应该培育新的投资者。当然,这需要基金公司从投资者的需求着手进行投资者教育,并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满足投资者更加多元化和细分化的需求。
分级基金以多种标的和多种差异化条款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加杠杆做多的工具选择。然而,分级基金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2012年底至今,市场经历了两轮上涨,分级基金却遭遇“杠杆失灵”与“越涨越缩”的困境。在分级基金中,马太效应显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截至2013年6月30日,规模最大的银华深证100达到249亿份,资产规模为176亿元;而最小的分级基金份额规模接近0.25亿份,资产规模仅有0.23亿元。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