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业内人士认为,部分QDII产品聘用境外基金经理为投顾人员,不仅为相关QDII产品出海投资时提供投资建议,同时这些投顾人员的从业时间远远长于国内基金经理,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国内QDII基金经理从业时间短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
分红诱惑:有机构分红前突击买入 还有“帮忙资金”不白帮忙 买在基金分红前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公募QDII背后的股东差异,或导致了QDII出海后的业绩分化。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部分合资系公募QDII披露其产品不仅设置基金经理岗位,同时还聘用了境外投顾人员提供投资建议。截至目前,自成立以来,主动型QDII业绩十五强几乎被合资基金公司包揽。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披露的信息显示,许多境外投顾人员拥有本地市场的丰富投资经验,从业时间远远高于公募QDII基金经理,普遍拥有20年以上的实操经验。
在QDII基金的业绩比拼上,似乎合资基金公司更胜一筹。
Wind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QDII基金业绩十五强几乎清一色被合资基金公司包揽。相对于在内地A股市场频频出现的翻倍基甚至三倍基,出海投资的QDII产品净值翻倍并不容易。截至目前,仅有屈指可数的产品实现净值翻倍,产品出海三五年获得30%以上的净值收益,即可在QDII产品业绩中处于中上游。
记者注意到,扣除半路转型为QDII基金的产品外,全市场主动投资型QDII产品中净值翻倍的仅有交银施罗德、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工银瑞信、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旗下的少数几只产品,具体产品包括交银环球精选混合(QDII)(519696,2025-02-07,2.5540,-0.0010,-0.04%)精选QDII、富国中国中小盘QDII、景顺长城大中华QDII、工银全球股票QDII、国富大中华QDII等。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