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短期规模和业绩排名压力下,基金经理拥抱“时间的玫瑰”究竟有多难?尽管公募产品似乎具有永续运作的某些特点,但关于最低规模的存续条件,以及来自短期业绩的排名压力,意味着基金经理在长期策略中不得不面对来自基金持有人对短期业绩不满带来的情绪扰动,这使得许多基金重仓的牛股在长期买入的视角下,以短期逻辑被迫卖出,甚至出现产品清盘后重仓股集体飙升的无奈一幕。“尽管实际操作中情况复杂,但基金经理对待基金持有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基民挖掘具有长期主义的好公司。”华南地区一位公募基金负责人强调。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在短期规模和业绩排名压力下,基金经理拥抱“时间的玫瑰”究竟有多难?
尽管公募产品似乎具有永续运作的某些特点,但关于最低规模的存续条件,以及来自短期业绩的排名压力,意味着基金经理在长期策略中不得不面对来自基金持有人对短期业绩不满带来的情绪扰动,这使得许多基金重仓的牛股在长期买入的视角下,以短期逻辑被迫卖出,甚至出现产品清盘后重仓股集体飙升的无奈一幕。
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主动修改基金产品合同的存续条件,以避免基金经理的长期策略被迫短期化,一些基金公司则在业绩考核中加大了对长期业绩权重的占比。
短期业绩扰动基金经理视角
几乎每个基金经理都深信时间的力量,并深信坚持将能收获“时间的玫瑰”,但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他们决策时面临的不仅仅是股票本身的波动,还包括心态起伏变化巨大的基民。
事实上,基民或比股票本身更能影响基金经理的决策,在重仓股持续杀跌中,基金经理不得不担心基金短期业绩波动,导致基金持有人赎回份额以及基民的抱怨,“既然重仓股一直在跌,你为什么不减仓?”安抚投资者的情绪,反映在基金操作上大多是换股。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