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除此之外,张碧璇认为,对于成立不满一年的基金发生清盘,一方面是由于公募市场马太效应加剧,不能形成自身投资特色的产品越发难以在市场中存续;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基金销售渠道更倾向于推荐新发基金有关,基金持有人的持基时间普遍较短,这些老产品未能在短期获得突出业绩使投资者能够建立起信任,且在宣传上也较为缺乏亮点,因此在市场大环境偏弱的时候就会面临更大的清盘压力。
万通发展:因与万科合同纠纷 控股股东所持公司4.85亿股股份被司法标记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原标题:年内81只公募基金清盘,背后藏着哪些“小算盘”?
发行大年过后,公募基金出现“清盘潮”。
5月13日晚间,德邦基金发布“关于德邦量化新锐股票可能触发基金情形的提示性公告”称,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基金合同约定进入清算程序并终止基金合同,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今年以来,基金清盘的案例屡见不鲜。据Wind统计,截至5月12日,年内已有81只基金清盘,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3只,共涉及40家基金公司。
“截至 2021 年5月12日,本基金已连续55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特此提示。”德邦基金在公告中表示。
无论是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还是通过持有人大会表决,基金清盘的原因大多简单粗暴,无外乎规模陷入“迷你”境地,最终难以为继。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