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主要结论:1)“抱团”松动,周期股迎来估值修复行情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一方面全球央行极度宽松,另一方面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下市场避险情绪明显,资金涌入科技和消费龙头股,形成了“抱团”现象。2020年底,在公募基金募集火爆带来的正反馈效应下,A股的“抱团”程度到达历史高位。风险提示: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动,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港股受海外市场的影响可能超预期。
国泰君安:地产进入新阶段 预计资产整合和重组将成为接下来的看点
银河证券:本轮养殖利润有望超市场预期 建议积极布局生猪养殖板块
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29只赚钱 最高收益率达90.63%!多只基金火爆到限购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一方面全球央行极度宽松,另一方面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下市场避险情绪明显,资金涌入科技和消费龙头股,形成了“抱团”现象。2020年底,在公募基金募集火爆带来的正反馈效应下,A股的“抱团”程度到达历史高位。随着疫苗接种加速和欧美疫情形势的好转,市场避险情绪明显下降且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大幅提升,2021年春节前后,“抱团”现象开始松动,金融地产、周期板块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2)周期股估值修复空间可能超预期
长时间的产能过剩是周期股过去超低估值的主要原因:2008年到2012年上中游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增速,随后形成了大量新增产能。经过多年的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之后,新冠疫情使得上中游制造业大幅缩减了资本开支,而宽松的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救助政策使得下游的需求未明显下滑,这加速了不少上中游制造业的产能和库存出清。在长时间的产能过剩的局面得到改善后,周期股的估值修复空间可能超预期。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