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募基金无论是在监管上还是在投研合规性上都比私募要严格很多,真正能够符合条件设立基金公司的自然人还是不多的,但随着公募行业股权激励的放开,还是有可能吸引相关的资管人士来创业的。”江赛春表示。
同往年一般,公募基金2015年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不过在牛市汹涌行情之下,公募基金规模屡创新高,行业蓬勃向上,正不断吸引新生力量加入公募基金发展中。一方面,“公奔私”基金经理离职后的岗位由一批新生代的基金经理们揽下,业绩表现可圈可点;另一方面,一些资管人士加入公募阵营,表示看好公募发展。
新生代基金经理崛起
据悉,牛市以来,也许是因为大量奔私,或是产品规模扩张过快,亦或希望借牛市给更多新手创造锻炼的机会,不少公募基金聘用未管理过产品的基金经理来接替“奔私”的基金经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生代基金经理们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记者了解到,华宝兴业原基金经理邵喆阳“奔私”后,华宝兴业服务股票基金由楼鸿强管理,之后该产品收益几乎翻了两番。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6月1日,华宝兴业服务股票近6个月收益为191.96%,位列所有股票型基金产品中第一;近1个月收益为50.13%。正因为业绩优秀,该基金近期申购量日益攀升,或许是为了便于基金经理操作并以免新进资金摊薄收益,目前该基金已处于封闭状态。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