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8日,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具体为增加地方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10万亿元化债规模以及近期即将推出的房地产税收政策传达了中央‘稳地产’的决心。一方面,相关举措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企业税费压力,另一方面,也有望加速各地收购存量土地等的工作进度
11月8日,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具体为增加地方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与此同时,从2024年开始,将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业内认为,化债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压力。针对房地产,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将于近期推出。
10万亿元化债来了
此次会议同样明确,2029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照原合同偿还。蓝佛安表示,在政策协同发力之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根据相关安排,新增债务限额全部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2024年至2026年每年2万亿元。同时,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