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有关基金经理“反向”流动,转岗成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的消息源源不断,有的还因为业绩不佳转岗而上了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对行业而言,这更是对发展方向的一次校准。基金经理的“洗牌”是基金公司自我革新、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公募行业正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最近,有关基金经理“反向”流动,转岗成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的消息源源不断,有的还因为业绩不佳转岗而上了热搜,引发广泛讨论。在社交平台上,不乏有人为此拍手叫好,也有人质疑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是否会给基金正常运行带来冲击,还有人担心公募行业人才的流失问题。
其实在笔者看来,因为业绩不好而被“优化”这件事在公募行业一直存在,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头部基金公司已经连续几年实施末位淘汰制,尤其是一些考核多次不合格、处于尾部的基金经理,被淘汰是非常正常的。
相比之下,还能转岗成研究员或者基金经理助理已经是比较好的出路了。只是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持续推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大背景下,基金经理“反向”转岗、因业绩不佳而被迫卸任的情况可能更常见,也更受业内关注,还有人将其称为基金经理的“供给侧改革”。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