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葛兰、张坤、刘彦春…为何顶流基金经理难以兼顾规模与业绩?哪些基金经理能为基民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这一指标或许能解释一切。不过,也正如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所指出的,“基金不会永远只有收益,没有风险。”在经过开年以来市场回调的洗礼后,刘亦千表示,投资者应该认识到没有长盛不衰的投资,基金投资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波动,否则也会错过后来的机会;当前投资者需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基金组合,判断是否超越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葛兰、张坤、刘彦春…为何顶流基金经理难以兼顾规模与业绩?哪些基金经理能为基民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这一指标或许能解释一切。
葛兰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C从第三方平台的周销量榜单消失引发的关注在市场中一直没停止。葛兰产品下架,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固收、固收+以及均衡配置型基金。
正所谓“成也赛道,败也赛道”。近年来,有基金经理依靠高景气赛道声名鹊起,也有基金经理因为重仓赛道跌落神坛;而投资者在赛道型基金上有的赚的盆满钵满,但更多的则是追高买入、套牢补仓。
那么,为何顶流基金经理难以兼顾规模与业绩?哪些基金经理能为基民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
记者以目前市场中9位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为例,一窥基民关注,也更能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为何葛兰攀上舆论风口?
2月14日,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产品—中欧医疗健康混合C(003096,2025-02-10,1.5007,0.0116,0.78%)—跌出第三方平台的“周销量TOP10”榜单,引发市场关注。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