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也要持续勤勉尽责,进一步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并致力于改进投资体验。
以“公募”为名的基金,实质上已不是公众的理财工具。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04-2018年公募基金持有人结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剔除货币基金口径,机构持有基金接近三分之二的份额。不仅如此,统计还显示,剔除货币基金后,个人投资者在过去11年间持有基金市值下降了近万亿元。
在过去20年,公募基金展现了专业的投资能力,也为持有人带来了丰厚回报,然而普通投资者为何远离公募基金,机构占比为何持续增长?个中原因令人深思。业内人士认为,基金行业在加强主动管理能力的同时,以养老目标基金来吸引个人投资者是个重要的突破口。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也可借鉴机构的思路,以定投等多种方式获得长期回报。
公募基金到底为谁理财?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从全部基金口径看,个人投资者持有65183.16亿元,占比51.12%;机构投资者持有62337.17亿元,占比48.88%;个人与机构平分秋色。而剔除货币基金口径来看,个人投资者仅持有18140.09亿元,占比35.13%;机构持有33491.38亿元,占比64.87%。换而言之,机构持有近三分之二的基金份额,是公募基金真正的服务对象。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