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伴随着一季报的披露,海内外两大主流力量调仓路线图曝光:公募基金、北向资金在一季度大手笔都买入了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股。接下来,一大波银行将发布一季报,给机构坚定买入或调仓提供进一步的线索,哪些银行有成为“茅”的潜质,一季报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分红诱惑:有机构分红前突击买入 还有“帮忙资金”不白帮忙 买在基金分红前
伴随着一季报的披露,海内外两大主流力量调仓路线图曝光:公募基金、北向资金在一季度大手笔都买入了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股。
“我买银行股是为了赚钱,不是冲着抗跌去的。”一位机构投资者谈及现在的加仓思路指出,银行的护城河比较高,离天花板比较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招商、平安脱颖而出
以金额计,净买入前五的分别是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不断加仓叠加股价上涨,外资当前持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市值,已较去年年底分别增加了205亿元、118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截至4月22日,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和QFII/RQFII通道,对银行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加仓。
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也在一季度大手笔买入银行股。
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一季度,基金增持股票数量最多10只股票,银行股占据6席,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其中,基金增持工商银行的数量超过10亿股,基金增持其他5家银行的数量超过了2亿股。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