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成长景气派”郭晨再出新作 上投摩根优势成长混合型基金4月26日起发行

2021-04-22 00:00: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郭晨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而从历史数据来看,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企业盈利将成为市场上行的主要动力。

  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29只赚钱 最高收益率达90.63%!多只基金火爆到限购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跨越式增长 股票基金规模年内增幅超50%

  中信证券:展望2025年 科技产业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

  国泰君安:库存维持降势 继续看好钢铁板块投资机会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光大证券:明年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

  春节过后,A股市场震荡调整不断。不过,随着股市估值降低、安全边际增高,反而为新基金提供了不错的建仓机会。各大基金公司新基布局依然火热,其中不乏实力派基金经理的新作。记者日前从上投摩根基金获悉,公司旗下“成长景气派”干将郭晨的新产品——上投摩根优势成长混合型基金将于4月26日正式发行,届时投资者可通过建设银行、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光大证券等代销渠道、上投摩根直销中心及官方网站进行认购。

  资料显示,上投摩根优势成长基金投资范围覆盖A+H股,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股票资产的50%。该产品将从产业周期出发,聚焦中观行业景气度,结合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2024年终将至,各家公募机构已进入年终业绩排名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科创、北交所、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经济等科技成长主题成就了一批绩优公募基金,这与上半年QDII和红利风格领先的格局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也有公募人士认为,基金经理需要在遵循投资策略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具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回报。(2024-11-15 05:39:00)

    标签: 投资 业绩 科技 漂移 风格 基准 赛道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近日,光大证券举行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A股有望继续走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重点关注高成长板块与偏消费两大方向。主题投资方面,张宇生称,两类主题值得关注:一类是政策支持类主题,包括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另一类是科技类主题,包括AI产业链以及自主可控相关方向。(2024-11-16 02:03:00)

    标签: 市场 光大 主题 政策 预期 经济 成长 上行
  • 国泰君安11月14日研报表示,比起单次政策的力度,更重要的是政策的决心,以政策的释放节奏作为参考标准之一。地产进入新阶段,我们再次调整两端配置的思路,预计资产整合和重组将成为接下来的看点。预计境内债务重组将有提速的可能,这也属于风险化解的范畴,同时,考虑当前人口周期对行业的影响,资源整合将是主流,一线城市国企的优势将开始体现。(2024-11-15 08:14:00)

    标签: 政策 节奏 重组 预计 新政
  •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近年来持续增加,多元资产配置已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近期,以基金中基金为代表的多资产组合频频出现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情况,部分头部产品创新性地纳入跟踪黄金、全球股市收益指数等指标,为资产配置方向提供了更精准的业绩“锚”。盈米基金注意到,目前FOF的大多数资产配置于传统的国内股债领域,投研人员更应该注重风险控制和培养一定的绝对收益思维,比如在市场风格轮动时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和长期风险特征,在投后管理环节设置适当的组合风控标准。同时,各类FOF需要找好产品定位,优化考核标准,比如低风险的FOF相对更适合做成绝对收益导向,部分灵活型股债平衡型产品更应该发挥仓位灵活的优势等。(2024-11-15 05:39:00)

    标签: 基准 投资 收益 业绩 资产 产品 指数
  • 富达基金股票基金经理张笑牧也表示,对2025年的宏观复苏趋势维持乐观。短期来看,特朗普当选对股市有短期的压力,但这一压力在过去一个月的市场博弈过程中已经被部分消化,因此市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震荡但并不改变复苏回暖趋势。(2024-11-14 07:00:00)

    标签: 投资者 投资 机构 大额 联接 申购 市场 关联基金: 南方沪深300ETF
  • 取消大额限购!11月13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南方沪深300ETF联接基金自11月13日起取消对非个人投资者大额申购、定投和转换转入业务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曾于11月7日起暂停了大额申购。富达基金股票基金经理张笑牧也表示,对2025年的宏观复苏趋势维持乐观。短期来看,特朗普当选对股市有短期的压力,但这一压力在过去一个月的市场博弈过程中已经被部分消化,因此市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震荡但并不改变复苏回暖趋势。(2024-11-14 07:00:00)

    标签: 投资者 投资 机构 申购 联接 大额 市场 关联基金: 南方沪深300ETF
  • 三季度“基金买手”的成绩如何?2024年三季度,多只混合型FOF凭借对主题型权益ETF的高度配置,实现了超过20%的显著涨幅,彰显出“基金买手”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出色的盈利能力华北一位公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三季度港股市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地产板块也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表现稳健,带动了相关个股和基金强势回暖;泛科技板块凭借其高成长性和创新能力成为市场热点(2024-11-02 06:53:00)

    标签: 市场 港股 规模 板块 投资 养老 管理 关联基金: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银华中证内地地产主题ETF
  • 公募各类型基金三季度净申购赎回情况出炉,仅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于三季度获净申购。整体来看,三季度报告期内,产品赎回现象较为普遍,各类型基金中除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外,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均出现了净赎回的现象。而银华基金李晓星旗下在管10只产品中,仅银华心兴三年持有在三季度获小幅度净申购99.20万份,其余8只均遭净赎回,剩余一只则尚未开放日常申赎。(2024-10-31 02:25:00)

    标签: 赎回 申购 份额 持有 产品 市场 股票 关联基金: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华夏沪深300ETF 南方中证1000ETF 南方中证新能源ETF 易方达创业板ETF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中信建投研报称,医药流通行业稳健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随着院内诊疗秩序恢复叠加长期医保支出稳健增长,医药流通行业长短期增长动能充足,且医保局推出预付金政策,利于行业规模及周转效率提升外延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致商誉大幅减值:倘若公司外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或将导致商誉减值,进而影响公司业绩。(2024-11-15 07:40:00)

    标签: 增长 行业 业务 流通 提升 医药 市场 稳健
  •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今年以来新成立基金974只,总发行份额接近万亿份。其中,11月新成立基金发行份额突破1000亿份,新成立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达755.80亿份,创下2015年6月以来的新高在此次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的发售中,银行渠道明显发力,成为这波发行潮中的主力军。业内人士认为,被动指数产品成为未来权益市场主力军已是大势所趋,代销渠道也需要顺应新形势(2024-11-15 05:39:00)

    标签: 发行 份额 指数 产品 股票 市场 成立
  • 宏观超级周落定后,全球大类资产作何走势?中国财政刺激政策吸引着全球的关注,本轮增量政策将如何利好A股?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新一轮的机会?“那么明年的股票市场,取决于政策力度。如果大到帮助债务周期充分的消化,实现和谐去杠杆,那么,内需类的股票会更好;如果政策力度不够那么高,股息和科技板股还会占优。(2024-11-15 06:29:00)

    标签: 政策 出清 供给 债务 资产 周期 股息 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