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份额涨跌不同呢?原因很简单!近年来,公募基金开始下设多类份额,包括C类、D类、E类、H类、I类等,代表了不同的渠道、收费和投资者类别,如C份额是机构份额、E份额是电商渠道份额。当这些份额被大额赎回时,净值波动巨大,导致与其他份额出现明显的份额差别。
基金作为金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而圈内的那些“怪事”也一直为投资者津津乐道,像每到年末总有一些公司为了在规模排名上往前挤,就玩命扩大自己的货币基金,所谓的“注水”。再如2009年交银施罗德基金突然给市场派红包,最后又收回红包等等。但是怪事年年有,今年好像特别多。
怪事一:号称稳赚的货基惊现“负收益”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买货基时工作人员一般都会告诉我们货基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一般不会亏损,但是偏不巧的是总有那么一两只基金踩中雷区。上演了一场把只存在理论中的货币基金大规模挤兑的亏损风险给搬到了现实。
7月18日,兴业基金旗下兴业鑫天盈货币A在这个交易日每万份收益为-6.0608元,与此对应的7月18日至7月24日这7天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为负值。
针对此异常情况,兴业基金方面表示,“造成7月18日鑫天盈A级万份收益及7日年化收益率异常、B级万份收益及7日年化收益处于正常范围的原因为:2016年7月18日,A级有大额赎回,赎回确认的份额虽然占整个A、B两级总份额比重较低,但占A级份额比重较高;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基金销售服务费应基于前一日基金净值计算,从而导致A级份额承担的费用相对较多,故引起收益异常。”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