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另据了解,富国基金旗下富国强收益定期开放债券基金正在发行,该产品是目前市场上首只具有“受限申赎”特色的债券基金。
两只利率债基金大卖!
权益市场升温 股基债基跷跷板效应显现
数据显示,最近三年基金产品中,业绩表现最为出色的不是偏股型基金,而是债券型基金。据天相数据统计,截至11月23日,在市场上成立满三年的539只基金中,富国天丰债基以三年累计23.69%的业绩位居榜首,前三甲中的另两只基金也是债券型基金。富国基金表示,未来三年依然是国内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的时期,直接融资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整体上将为债券基金提供更多的机会。
9月24日以来,股市情绪回升,债券市场却接连调整。尽管不少债券型基金尤其是短债基金的净值近期有所修复,大额赎回压力却并未消失。邓和权分析称,未来伴随逐步降息过程,长期利率方向仍指向宽松,但目前国家积极落地相关经济支撑政策,利率下行趋势或有所趋缓。债基配置方面,短债和中短债相对更具配置价值。(2024-11-06 21:52:00)
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公募基金掀起认购热潮,环比增幅明显。据公募排排网统计,10月份共有90只基金开启认购,较9月份的66只相比,环比增幅36.36%。债券策略依旧受追捧。数据显示,10月份共有16只债券基金开启认购,平均发行份额20.90亿份,较9月份的15只,平均发行份额19.64亿份相比,维持平稳。(2024-11-05 14:39:00)
上周,海外市场和国内A股市场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而商品型公募和债券型公募延续了之前的良好表现,近一周商品型公募指数浮盈0.65%,而债券型公募指数近一周浮盈0.05%。今年以来,商品型基金较长时间均保持浮盈,商品型公募指数年内收益超20%,在各类型公募基金指数中收益表现居前。海外型公募虽然近期以来表现欠佳,但之前积累了较大的涨幅,海外型公募指数今年以来依旧以12.08%的收益排名居前。而股票型公募今年以来绝大多数月份收益均为负,但凭借9月底到10月份的出色发挥,较好修复回撤,截至11月1日,股票型公募今年以来浮盈8.61%。(2024-11-04 19:39:00)
四季度以来,由于科创50、北证50等中小盘指数大涨,部分指数基金出现强劲走势,目前收益率已成功反超主动权益产品。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入10134.45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债券型ETF、跨境型ETF净流入居前。(2024-11-04 06:08:00)
随着股市回暖,固收+基金净值也在反弹,有基金在近一个月半月内涨幅超35%。在此背景下,公募机构布局固收+基金的意愿也正在增强。不过,也有一资深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双基金经理配置也存在一些弊端。他称,“我目前管理的‘固收+’基金就没有多配置一名股票基金经理。(2024-11-12 14:42:00)
10月债基发行遇冷,新发数量和规模均降至今年以来新低。存量债基也面临较大赎回压力,规模大幅缩水,不少债基在5000万元的清盘线下“挣扎”。未来债基的配置价值如何?“从投资者持有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权益基金,债基一个明显特征是波动小,择时的难度和必要性相对较低。(2024-11-11 01:34:00)
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资金也在快速腾挪,股债跷跷板效应开始显现。10月以来,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580亿元,新发权益类基金诞生多只“30亿爆款基”。除了债券基金以外,部分跨境ETF也遭遇赎回。据Choice测算,自10月以来,截至11月5日,大成纳斯达克100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净赎回额均超过5亿元。(2024-11-07 01:31:00)
又有私募出手自购了!11月6日,思睿集团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和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信心,以及与投资者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原则,公司旗下私募管理人海南思瑞及员工已于近期申购自有产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产品主要投向国内权益和债券市场。此前林园投资曾在2023年10月16日发布跟投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长期看好以及对旗下基金产品的充分信心,即日起公司或实控人林园本人将跟投公司旗下所有产品新增净申购额的20%,之后公司又在同年11月29日公告表示该部分跟投份额公司及实控人林园承诺永远不主动赎回。(2024-11-07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