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让人尴尬的是,上述用人并没有给光大保德信的业绩带来提升,反而愈显平淡萎靡。光大保德信旗下8只权益类基金中,仅有2只为正收益,其余全部亏损,其中光大均衡精选股票今年更大幅亏损16.3%,垫底股基业绩榜单。
A股虹吸效应凸显:跨境ETF“遇冷” 权益类基金发行火热
重点布局权益类产品 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破万亿元
2024年终将至,各家公募机构已进入年终业绩排名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科创、北交所、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经济等科技成长主题成就了一批绩优公募基金,这与上半年QDII和红利风格领先的格局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也有公募人士认为,基金经理需要在遵循投资策略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具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回报。(2024-11-15 05:39:00)
通汇资本拟转让嘉合基金4.9%股权近日,嘉合基金4.9%的股权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3196.37万元。根据挂牌信息,转让方为通汇资本,属于公司第四大股东。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是业内常态。中小基金公司大多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未来估值增值潜力有限,从财务投资角度来看,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股东持有一段时间后,出清股权是正常现象,预计行业马太效应导致股权变更分化现象仍将持续。(2024-11-15 11:58:00)
创业板50ETF产品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容。11月13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万家基金6家公募机构集体上报创业板50ETF产品,而日前嘉实基金申请将旗下一产品转型为创业板50ETF产品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科创类基金产品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公募机构也加大布局力度。国泰基金表示:“新能源、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业板的企业,政策和市场的支持将使得创业板企业未来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引领创新科技产业方向(2024-11-15 00:05:00)
新华基金副总蒋茜卸任全部在管基金近日,新华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蒋茜卸任全部在管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初,新华基金官宣任命蒋茜为副总经理。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一基未发的新华基金,今年终于迎来新产品发行,下半年新华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和新华红利低波ETF接连成立,募集规模分别达到60亿元和4.26亿元。(2024-11-14 10:58:00)
“固收+”基金在近期的市场行情中遭到双重打击——底仓信用债资产遭遇大幅调整,可转债作为收益增强资产也跌至市场底部。兴证全球专户投资部总监助理、投资经理李杰表示,市场在短期内的具体走势很难预测,但拉长时间周期来看,转债市场相对处于底部位置,吸引力仍比较强。(2024-08-29 02:45:00)
在行业总规模不断创出历史新低的同时,又有基金公司决定收缩在专户子公司上的业务布局。信达澳亚基金转让子公司60%股权8月12日,上海联交所网站信息显示,信达澳亚基金正式挂牌转让旗下全资基金子公司——信达新兴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聚焦主业的专业子公司成为监管鼓励的发展方向。今年3月中旬,证监会在对外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聚焦主业有序设立专业子公司,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2024-08-13 12:19:00)
基金投资之风吹向成长领域。进入下半年,虽然基金发行情况依然不是很理想,但许多基金公司开始瞄准结构性行情布局后市。以制造业为例,在西部利得专户投资总监王杭看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全球占比在过去10年间由20%提升至30%左右,不仅在电车、电池、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具有绝对领先地位,还在人形机器人、5G通信、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占据卡位优势(2024-08-12 03:30:00)
公募基金子公司正在快速洗牌。从业内最新动向看,头部公司越来越看重专业性,纷纷设立销售、运营服务和REITs等专业子公司;与此同时,多家公司注销了专户子公司,更加聚焦核心业务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表示,公募基金要努力打造一流投资机构,需要在集团化管理、子公司业务战略、国际化布局、后台运营业务外包等方面积极开展组织创新,推动实现特色化发展。(2024-06-19 0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