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募养老基金产品作为养老金融体系“第三支柱”之一,因近期养老FOF基金清盘频发,而受到关注。由此,业内多方观点认为,应更注重绝对收益和长期业绩考核,应拒绝短期业绩排名,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投资者养成长期养老投资习惯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A股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低位 为外资长期配置提供了更优选择
公募养老基金产品作为养老金融体系“第三支柱”之一,因近期养老FOF基金清盘频发,而受到关注。
2024年以来,已有6只养老FOF清盘,均为发起式,清盘原因主要都是规模未能达到2亿元而触发清盘条款。
养老FOF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就要遭清算的原因与发起式基金的独特要求紧密相关。发起式基金在成立之初,由公募管理人自掏腰包认购至少1000万元,因此它们免于普通基金要求的2亿元成立条件。然而,发起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3年后,如果基金资产规模仍然低于2亿元,那么该基金合同将自动终止,即基金将进行清算。
2022年以来,共有15养老FOF发生清盘,占全部26只清盘FOF的一半以上,其中有13只是在2023年清盘。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初,已成立的养老基金Y份额产品有194只。但是,由于成立时点的原因,养老基金Y份额规模和业绩现状更为糟糕。有近140只处于亏损状态。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