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Q3动力煤价格略有波动,焦煤季度长协价在9月份出现下调,煤价弱稳的背景下,煤炭公司业绩分化,但部分权重公司业绩超预期,带动Q3板块整体业绩环比改善。展望四季度中后期,在季节性因素以及政策预期下,预计煤价或以稳为主,叠加政策因素或推动红利风格进一步演绎,板块短期或进入新一轮反弹。基本面而言,年内煤价底部以及Q4的煤价预期已基本明朗,随上市公司三季报完成披露,全年盈利和股息预期也进一步明确;宏观政策不断叠加,有助于稳定中长期煤价预期。(2024-11-05 07:58:00)
标签:
煤炭
煤价
板块
预期
业绩
焦煤
叠加
公司
政策
-
市场全天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盘面上,消费电子概念股一度冲高,并购重组概念股维持强势。下跌方面,煤炭钢铁股集体调整。整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下跌近期煤炭板块公司相继发布三季度报告,多数公司三季度单季业绩环比呈现改善局面。随着煤价企稳,煤企业绩也迎来修复。(2024-10-29 15:01:00)
标签:
煤炭
概念股
下跌
板块
个股
方面
有望
钢铁
-
10月24日,万家基金披露了知名基金经理黄海在管基金三季度报告。以其在管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万家精选为例,截至三季度末,该产品重仓了中远海控、淮北矿业、广汇能源、山煤国际、潞安环能、晋控煤业、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华阳股份、新集能源叶勇进一步表示,随着全球库存周期的持续上行,大宗商品价格有望继续稳健上行。库存周期的上行和本轮大宗商品牛市的第二个主升浪叠加,将继续成为支撑基金经理配置策略的核心逻辑(2024-10-24 10:01:00)
标签:
上行
周期
能源
煤业
矿业
继续
重仓股
-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中央会议释放坚决稳增长信号,钢铁作为低位顺周期品种有望充分受益,超额收益可期。下游地产基建等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铁矿石、煤炭等原料价格不确定性风险;钢铁行业政策重大变化的风险等。(2024-10-24 07:36:00)
标签:
有望
钢铁
需求
制造
制造业
板块
跌幅
-
9月下旬以来,A股展开一波升势凌厉的大涨行情,沪指从2700点左右一度飙升至3674点,最大涨幅近千点,随后展开一波调整,回调最大幅度达500点。展望后市,私募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看市场将延续反弹,市场风格可能会呈现价值和成长并行的特征,中长期持续看好医药生物、消费以及互联网板块。胡坤超分析称,“红利板块过去一两年表现较好,原因在于在低利率、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的大背景下,银行和煤炭等传统行业公司通常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较高的股息率,这使得它们成为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选择(2024-10-23 05:52:00)
标签:
市场
板块
红利
公司
成长
行业
估值
反弹
-
本报记者昌校宇10月份以来,多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开门迎客”,在A股反弹趋势下提振市场信心、引入增量资金。有头部量化私募机构在“封盘”大半年后首次对外募资,开始接纳新资金;也有知名私募机构分批开放旗下指增策略产品的申购额度,吸引不少投资者的目光;另有多家百亿元私募机构纷纷围绕存续产品做持续营销。具体到投资方向上,调查结果显示,32.89%的私募机构看好科技等成长方向;25%的私募机构更关注大消费、新能源、医药等“白马股”;19.74%的私募机构青睐高股息等大市值蓝筹板块;13.16%的私募机构优选房地产产业链以及有色、煤炭等周期股板块;9.21%的私募机构看好化债、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主题性机会。(2024-10-19 00:08:00)
标签:
机构
仓位
投资
申购
产品
封盘
资金
市场
-
政策暖风频吹,提前开户把握机会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结合三季报业绩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三季度经济数据较二季度再度走弱,投资者聚焦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动趋势,把握基本面拐点以及修复弹性可能是当前重要的投资思路注: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累计增速-194.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增速-215.9%;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累计增速-332%(2024-10-15 07:28:00)
标签:
业绩
季报
盈利
行业
可能
增速
预期
领域
-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继续调整。盘面上,中字头个股集体大涨,煤炭股表现活跃,猪肉股一度冲高。下跌方面,近期大涨的芯片、软件、金融股展开调整。此外,成长股在历史牛市表现多优于市场,且新质生产力这一前期较为火热的政策主题仍在接续发力,科技信息技术成长优势明显。(2024-10-10 14:45:00)
标签:
个股
市场
成长
科技
方面
表现
调整
-
中信建投指出,9月24日,证监会就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其中第九条提出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包括目标、期限及具体措施。长期破净公司应当至少每年对估值提升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及时完善,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水泥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其燃动力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以,煤炭价格波动将对行业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倘若煤炭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水泥企业盈利空间将被挤压,从而面临利润下滑的风险。(2024-09-26 07:12:00)
标签:
水泥
公司
估值
提升
征求
市值
意见
上市
-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市场情绪偏谨慎,央国企天然具有较稳定的需求端,同时在国企改革和成长性助力下,现金牛风格出现向央国企进一步收敛的趋势。此外,建议继续关注美国顺周期对A股的外溢和拉动,具体关注两条主线:1)反映家庭部门需求韧性的耐用品,如五金水暖、家具家居、家用设备等;2)反映设备投资和制造业周期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工业设备、化学制品、煤炭石油制品等。在“三重溢价”加持下,央企现金牛指数财务指标领先其他企业,并跑赢大盘。基于自由现金流比率,我们筛选出前50的央企来构建央企现金牛指数。(2024-09-24 07:35:00)
标签:
周期
现金流
降息
现金
溢价
指数
需求
稳定
-
9月11日,红利板块集体陷入调整,电力、银行、煤炭等板块悉数下挫,相关红利策略基金也跟随回撤。摩根基金表示,通常来说,市场情绪低迷或下行阶段时,资金通常会寻找相对确定性的资产。而红利策略的本质是把高分红的股票集合在了一起,而能够稳定提供高分红的股票通常已经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充裕的现金流的特征,同时这些股票的估值一般比较低,因此从过往长中期表现来看,红利策略具备了一定的穿越周期的能力。(2024-09-12 01:10:00)
标签:
红利
板块
估值
回撤
分红
指数
策略
关联基金: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
新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
-
9月11日,红利板块集体陷入调整,电力、银行、煤炭等板块悉数重挫,而这也是近期相关板块回撤的缩影,5月22日至今红利指数整体回撤高达18.29%,不仅大幅抹去此前的累计收益,年内整体跌幅也高达5.35%摩根基金表示,通常来说,市场情绪低迷或下行阶段时,资金通常会寻找相对确定性的资产。而红利策略的本质是把高分红的股票集合在了一起,而能够稳定提供高分红的股票通常已经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充裕的现金流的特征,同时这些股票的估值一般比较低,因此从过往长中期表现来看,红利策略具备了一定的“穿越周期”的能力。(2024-09-12 06:56:00)
标签:
红利
板块
回撤
估值
指数
分红
跌幅
关联基金:
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
新华中证红利低波动ETF
-
光大证券指出,银行的补跌或许同样是市场将要见底的信号。当前市场情绪已经非常低迷,随着前期强势板块的补跌,市场情绪可能已经低迷到了极致。配置方向上,可以防御风格行业为底仓,适度参与成长行情以博弹性。通过对市场风格及交易信号筛选出的行业进行打分,防御板块中,9月建议重点关注煤炭开采、电力,而对于国有大型银行、白色家电等行业,可持续关注交易拥挤度情况,择机进行配置(2024-09-09 07:39:00)
标签:
市场
板块
强势
信号
行业
低迷
情绪
-
中信证券9月3日研报表示,煤炭板块方面,受煤价下跌、安全监管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样本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约24%,Q2净利润环比下降约8%。板块中期业绩虽然同比下滑明显,但Q2单季也有公司存在超预期的表现,且后续在煤价底部预期明确、部分公司产量恢复正常等因素推动下,我们预期板块Q3业绩或逐步趋稳,利好估值提升(2024-09-04 07:53:00)
标签:
煤价
板块
预期
下降
净利
公司
净利润
底部
-
中金公司指出,美国投资周期近期已有触底回升迹象。随着降息落地,降息预期充分甚至过度定价,长端利率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不大,对分母端的利好效果或将有限,而美国新一轮设备投资周期的开启,以及更广泛的需求回暖,将更利好分子端、提升顺周期资产的投资价值,并拉动国内的相关出口板块。外需利好的国内资产板块也值得关注。我们提示两条主线:1)反映家庭部门需求韧性的耐用品,如五金水暖、家具家居、家用设备等;2)反映设备投资和制造业周期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工业设备、化学制品、煤炭石油制品等(2024-08-30 08:19:00)
标签:
降息
周期
投资
设备
外需
库存
制造
需求
-
一向“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最近遇挫。8月22日,中证转债指数跌至近3年来最低点。作为可转债的最大持有者,公募基金受到波及,可转债主题基金普遍亏损。不少机构认为,目前可转债市场结构性机会已经显现,如银行、煤炭等高股息红利板块的可转债标的,以及主题概念催化下的机器人、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板块的个券机会。(2024-08-26 01:16:00)
标签:
可转债
市场
持仓
截至
转债
风险
机构
关联基金:
博时可转债ETF
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
-
天风证券表示,上半年地产政策频频发力,新房销售降幅有望逐步收窄,而二手房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存量改造对于行业的带动作用将逐步体现。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原材料、煤炭涨价超预期,产能投放超预期,文中测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等。(2024-08-16 07:36:00)
标签:
有望
水泥
行业
预期
价格
盈利
建材
中长期
-
市场全天低开高走,沪指领涨。盘面上,AI眼镜概念股持续爆发,游戏股再度走强,影视股震荡反弹。下跌方面,民爆概念股陷入调整。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此外,国产大模型不断提升多模态能力,加上AI搜索等垂直领域用户量的不断积累,苹果等端侧AI的突破及国内外大模型持续降本,有望推动影视、音乐、教育、游戏等领域AI应用商业化加快。(2024-08-15 14:44:00)
标签:
游戏
概念股
个股
影视
模型
不断
概念
-
投资建议:煤炭行业深刻供需结构变化,逐步“公用事业化”,而且也反映了在资产荒背景下,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趋势下的高股息资产更加受到市场青睐的投资策略问题,推荐优质的高盈利稳定性与盈利可预见性的龙头;推荐煤电一体的新集能源;推荐国改领先的央企。此轮美国降息对国内煤价影响有限,中国煤炭价格的涨跌更多反应国内煤炭行业供需格局变化。煤炭板块底部韧性十足,近期压力测试下“红利的煤炭”得到再次确认。煤炭板块6月至今回撤已经达到15%,略高于红利指数的回撤幅度,导致市场担忧煤炭板块的红利逻辑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2024-08-08 08:13:00)
标签:
煤炭
红利
板块
回撤
股息
资产
投资
下行
-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4年中报陆续披露,其2024年度中期分红也逐渐进入实操阶段。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A股已有4家公司完成或即将完成2024年度中期分红,另有18家公司在公告中披露了每股计划派现金额,以最新收盘价计算,部分公司股息率已达到或超越2%,跑赢六大行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在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看来,按照交易逻辑,红利资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依靠牌照优势,可以维持供给侧的壁垒,从而可以维持ROE稳定性的品种,比如公用事业、铁路公路、港口、运营商、银行等;二是周期资源品,其受到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比如煤炭、有色、石油石化等。对于两类资产后市表现,刘晨明认为,牌照优势类红利资产当前估值泡沫不大,在地产周期大幅反弹前建议继续持有;周期资源品在股价层面可能会有压力,可以耐心等待美国大选结束。(2024-08-08 05:51:00)
标签:
红利
公司
分红
中期
股息
现金
披露
-
天风证券研报称,分红仍为动力煤板块投资逻辑主线。尽管从2022年以来,煤炭板块股价的上涨使得分红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分红仍为投资主线。风险提示:煤价波动区间超出预期的风险;新能源转型提速的风险;油价或气价大幅下跌的风险;煤电一体化公司投资回报率下降的风险。(2024-07-22 07:45:00)
标签:
煤价
分红
一体化
煤电
风险
关注
逻辑
-
今年以来,重仓红利资产成为不少权益类基金的制胜法宝。凭借重仓煤炭、电力、银行等高股息个股,多只基金产品净值增幅不菲。赵枫通过产品二季报表示,市场避险情绪抬升,红利资产表现进一步分化。伴随股价上涨,国有大银行、电力煤炭石油等能源类公司、电信运营商等公司的隐含回报持续下行,投资者似乎已不太在意相关公司的商业模式及其业绩的稳定性(2024-07-19 05:43:00)
标签:
红利
资产
减持
二季度
公司
股息
关联基金: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
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
-
二季度以来,资源股走出了一段先扬后抑的过山车行情,至今仍处于震荡回调态势。特别是近期,煤炭、有色等资源板块加速回调,截至7月18日,中证内地资源指数已经从高点下跌了近10%,中矿资源、潞安环能、华友钴业等众多个股都一度发生超30%的回撤。能源金属方面,黄稚认为,在锂供给端过剩局面下,碳酸锂下游厂商采买意愿较弱,需求疲软价格承压,短期内或继续震荡运行,长期来看供求宽松的局面下锂价可能仍将承压。(2024-07-19 16:15:00)
标签:
资源
回撤
降息
认为
价格
回调
二季度
复苏
-
7月18日,万家基金披露了旗下知名基金经理黄海在管基金二季报。记者梳理发现,黄海在二季度仍然延续以往重仓煤炭股的思路,以其在管规模最大的万家精选为例,截至二季度末,该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中煤能源、淮北矿业、山煤国际、广汇能源、华阳股份、潞安环能、晋控煤业、中远海控、陕西煤业、山西焦煤。展望后市,叶勇表示,随着全球库存周期的持续上行,大宗商品价格有望继续稳健上行。库存周期的上行和本轮大宗商品牛市的第二个主升浪叠加,将继续成为支撑本基金配置策略的核心逻辑(2024-07-18 11:15:00)
标签:
上行
周期
二季度
继续
商品
库存
重仓股
-
中信证券:煤电一体化已经从防风险手段演化为企业成长手段随着模式具备经济性,煤电一体化不再简单充当发电企业应对极端燃料成本波动冲击的手段,其进一步演化成为拥有煤炭资源且具备投资能力的企业谋求成长的手段。(2024-07-17 07:49:00)
标签:
煤电
一体化
企业
煤炭
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