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概念股表现亮眼,不过市场情绪仍未回暖,缺乏主线。3000点就是政策底,因为这个位置管理层密集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要相信结构性牛市的基础依旧在。操作上,市场规律二八现象同样在股市中产生,股市中永远都是少部分股票涨得好,投资者重点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关注受题材驱动的股票,才能沙里淘金,提早发现有故事的个股,再结合股票的技术面、资金面来锁定可操作的强势股票(2023-09-17 09:10:00)
标签:
结构性牛市
股票
均线
股市
政策
市场
管理层
概念股
-
在市场涨跌不一的背景下,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投资也成为当下困扰基民的问题。从年内投资思路来看,杨德龙建议,“要抓住结构性牛市的行情,指数可能上涨的空间并不大,但行业之间的轮动会比较多,要抓住逢低布局的机会(2023-05-03 00:00:00)
标签:
收益率
收益
游戏
业绩
翻倍
截至
产品
-
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尤其是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关乎着股票市场的涨跌。在A股市场,有这么一个说法,每当公募基金的整体仓位,主要是主动权益基金,一旦达到88%左右的高仓位水平,市场就担心,基金手中的“子弹”不足了,股市上涨的动能就会趋弱。综上,这次公募基金的“88%魔咒”大概率不会应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大的任务,是加强研究,保持定力,把握层出不穷的结构性牛市机会。(2023-02-04 02:25:00)
标签:
仓位
市场
水平
整体
股票市场
投资
-
虎年接近尾声之际,A股市场整体延续反弹之势,北向资金加速净流入,权重股和题材板块轮番火热。新一年的资本市场画卷正徐徐展开。从权益市场看,“预计A股更多表现为结构性牛市行情。”李超表示,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跨区域人流的恢复,将为出行产业链带来困境反转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等板块,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困境反转下的投资机会(2023-01-24 08:56:00)
标签:
消费
疫情
经济
表示
需求
政策
市场
-
受多重因素影响,虎年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表现相对低迷,很多投资者较为“受伤”。“回顾2022年全年A股市场,走出了类似于‘W’型的走势。“坚持价值投资,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这轮牛市行情的机会,抓住中国资本市场在兔年的投资机遇。”杨德龙最后表示,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给大家拜个年,祝愿各位投资者在兔年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投资顺利、前途无量。(2023-01-21 07:47:00)
标签:
投资
市场
牛市
出现
投资者
结构性
行情
-
中国银河证券1月16日表示,2022年港股面临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杀”。在港股市场内外部因素及港股上市公司内生因素等驱动下,展望2023年,港股市场或将迎来企稳反弹,势在途中,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回升,结构性牛市机会可期。全球经济上半年衰退风险,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因素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情绪弱势风险。(2023-01-16 07:27:00)
标签:
港股
市场
风险
估值
因素
业绩
消费
-
第十点,A股和港股出现结构性牛市行情,赚钱效应提升,大盘趋势反转震荡上行。第十点实际上是前九点的必然结论。(2022-12-22 00:00:00)
标签:
经济
港股
政策
增速
投资
消费
房地
出现
-
时至年末,沪指再度在3000点附近横盘整理,距离公募基金年度业绩收官战越来越近,众多投资者也开始关注明年行情与机会,随着各大公募一年一度的策略会如火如荼召开,多家基金2023年度投资策略纷纷出炉。陆彬还表示,宽松周期下2023年资产荒将加快凸显,产业资产有望迎来价值重估,风险溢价有望回归。(2022-12-21 00:18: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消费
有望
行业
港股
重点
-
“明年随着经济阶段性复苏,股市可能迎来结构性牛市行情,债券市场更有望企稳,公募基金赚钱效应会进一步体现,预计明年分红数量及总额将会有一定的增长”,杨德龙预测道。(2022-12-12 00:00:00)
标签:
分红
投资
总额
债券
投资者
可能
管理人
-
10月24日,杨金金管理的百亿规模基金交银趋势混合将下调大额申购限额至1000元。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共有91家公募机构在10月发布了411次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债基成为“限购”的主力品种分析债基限购的原因,海通证券表示,今年债券市场继续呈现收益率小幅震荡下行的走势,作为相对票息较高且确定性较好的资产,呈现出了结构性牛市的走势,而今年高波动的权益资产因前期调整幅度较大,吸引了部分资金配置债券基金,为维护持有人的利益,部分债基不得不采取限购。(2022-10-24 02:54:00)
标签:
申购
限购
大额
暂停
公告
发布
债券
-
嘉宾介绍:杨德龙,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金融博士在读。杨德龙: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其实是挤压了一部分利润,所以我们看到锂电池很多公司的今年的走势是增收不增利。这个原因就是说它上游的这种价格上涨确实影响到这些公司的盈利,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很大,因为毕竟这些公司的需求大幅增长,并且锂电池可以向下游传导,提高它的电池的价格。(2022-07-15 00:18:00)
标签:
影响
经济
市场
消费
政策
医药
龙头
-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最近A股市场多个重要的指数已经走出牛市的形态,逼近半年线,如果能够成功站上半年线,牛市的趋势就会进一步确立,虽然现在很难产生大的牛市,但是结构性牛市出现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2022-06-23 00:00:00)
标签:
限购
产品
申购
牛市
大额
投资
分红
-
2022年进入二季度,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有所增多,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中,要保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这个趋势不变,要对经济恢复比较疲软的领域给予强有力的支撑,需政策多点发力,精准施策,以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三是保持货币政策和房地产金融政策长期稳定。实行长期稳定的住房信贷金融政策,稳定购房者预期,支持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同时抑制投机性需求。(2022-04-06 00:06:00)
标签:
经济
房地
政策
产市场
市场
增长
发展
-
回首牛年,A股市场演绎结构性牛市。展望虎年,仍然充满期待。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了八大顶流基金经理的观点,普遍认为尽管宏观经济面临一定压力,但在稳增长政策的有力支撑下,A股难现大级别的调整,整体机会大于风险,市场风格将趋于平衡,优质行业龙头仍是最受关注的资产杨锐文表示,稳增长相关的行业或将出现阶段性机会,地产及相关产业链或许将有一定的估值修复,但优质的科技龙头白马股以及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中小市值龙头公司的机会更大。(2022-02-07 06:06:00)
标签:
市场
经济
增长
机会
投资
龙头
估值
行业
-
曲扬近一年可以说是在结构性牛市中遭遇了结构性熊市。而究其原因,福兮祸兮,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当年助他封神的投资风格如今也正触发风险,而曲扬能否在这一次的失利中使其投资风格得以进阶,比如关注安全边际、风格更加体系稳定等至关重要,期待曲扬下一次祸福扭转及神操作。(2022-01-29 00:00:00)
标签:
回撤
开源
配置
行业
投资
收益率
估值
-
1月21日,嘉实消费精选基金发布2021年四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嘉实消费精选四季度规模为9.66亿份,较三季度3.76亿份有较大幅度增长,股票仓位为85.65%。嘉实消费精选基金经理吴越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将迎来消费资产的结构性牛市。他认为,经过一年多的下跌后,大部分消费公司的估值风险已经释放,甚至部分方向的定价回到历史低位水平,机构密集持仓的风险已经解除,此外2022年消费基本面和业绩也有望迎来反转。(2022-01-21 16:50:00)
标签:
消费
重仓股
精选
报告
迎来
四季
风险
-
对此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私募的交易更加灵活,并且更能够体现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同时私募的薪酬激励也更加合理,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2022-01-18 00:00:00)
标签:
经理
私募基金
投资
公司
管理
担任
备案
-
今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基金大事件:新基金“一日售罄”!“画线高手”受资金追捧同年“出生”的新基金业绩已显著分化“冠军基”竟是它!炒股VS买基金股民基民2021收益大比拼!展望2022年,市场或将延续结构性牛市行情,均值回归或为主要驱动力,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偏低估值的宽基指数,明年表现可能会相对好一些。(2021-12-28 09:12:00)
标签:
市场
分化
业绩
指数
股票
炒股
-
展望后市,南方专精特新混合拟任基金经理罗安安与雷嘉源认为,虽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持续,容易形成结构性牛市。(2021-12-14 00:00:00)
标签:
投资
三板
混合
成长
牛市
拟任
结构性
-
对于“奔私”的原因,汪丁福告诉记者,一些具备强大的投研能力的机构人士“奔私”,能够较快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另外自己出来创业当老板,相对会灵活自由一些,做得好的情况下,获得的收入会比在机构高很多。大权益时代的来临,需要更多的融合,未来机构基金经理“奔私”的趋势还会长期存在,私募基金能够引入更多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够大大提升私募基金投研能力。(2021-12-01 00:00:00)
标签:
私募基金
经理
投资
公司
担任
备案
资产
-
终于等来了!今年收益率突破100%的两只主动权益基金齐齐出炉!虽然经历了2019年和2020年两年结构性牛市,2021年整体的旋律是“震荡起伏”,但其间也存在不少结构性机遇,整体公募基金交出一份不错的业绩答卷刘格菘和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鑫享灵活配置中报写道,在自上而下的市场风格选择上,当前时点很难判断哪种风格在下半年会占优。(2021-08-31 07:32:00)
标签:
翻倍
收益
业绩
市场
收益率
表现
中报
-
8月20日晚间,中国结算公布了2021年7月沪深两市的新增投资者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7月份,新增投资者数量160.89万,同比下降了33.69%。随着更多的投资者开户,也会有更多的资金入场,你认为这是否意味着2019年以来的结构性牛市仍会继续?(2021-08-24 09:34:00)
标签:
投资者
投资
新增
牛市
入场
下降
新高
更多
-
即将迎来四周岁生日的公募FOF基金在2021年迎来井喷式增长,短短半年时间内,首发规模纪录已经第三次改写。基金君获悉,8月19日提前结束募集的交银施罗德招享一年持有期混合FOF大卖约90亿元,超过7月中旬成立的兴证全球优选平衡三个月持有FOF,成为目前成立规模最大的公募FOF产品。从更长期业绩看,成立于2017年四季度的首批6只公募FOF,经历了2018年的股市大跌、2019年、2020年以来的结构性牛市行情,以及同期债市的先涨后跌,三年多以来平均收益率为36.32%,收益率区间皆位于24%~70%之间,且悉数跑赢同期沪指涨幅,业绩最好的海富通聚优精选收益率达到66.27%。(2021-08-20 08:16:00)
标签:
募集
持有
规模
成立
发行
投资
收益
-
冬拓投资基金经理王春秀告诉记者,“目前的市场是结构性行情:一方面,以银行、保险、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行业龙头持续下跌,不断刷新年内新低。(2021-07-13 00:00:00)
标签:
收益
私募基金
结构性
减仓
行业
仓位
产品
-
即使经过了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港股整体估值仍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且相比较A股估值优势明显。港股正成为市场资金“瞄准”的领域。朱丹:投资者或可借道宽基港股基金,把握港股投资机会,新旧经济更加均衡,比纯科技指数更防御,比周期指数更进攻,进可攻退可守,总体风险调整后的长期表现更加优秀。(2021-04-19 00:02:00)
标签:
港股
估值
投资
市场
经济
盈利
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