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公募基金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得凭实力掉粉成为一种可能。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公募基金的竞争强调“业绩为王”,但行业还是出现了一种颇具争议的状况——业绩越好掉粉越快“基民套住了,往往就不想割肉赎回,赚钱了就容易赎回,拿钱买别家的基金。”华南地区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强调。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行情来了还亏着 7只百亿基金仍亏超30% 也有百亿基金创下历史新高
公募基金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得凭实力掉粉成为一种可能。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尽管公募基金的竞争强调“业绩为王”,但行业还是出现了一种颇具争议的状况——业绩越好掉粉越快。不少中小公募基金旗下的明星基金产品,尽管基金净值突破2元、3元,长期业绩位于全市场前列,但在净值不断创新高之际产品规模却缩水超过90%,沦落为仅剩数千万元的迷你基金。
掉粉逾90%!
只因业绩太好?
在公募基金行业,凭实力圈粉的说辞并不一定靠得住。
成立七年来,银河智联基金的净值在今年2月初正式突破3元。从过去五年的长期业绩看,这只基金的业绩在可比的1560只基金中排名第23名;从今年以来的短期表现看,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该基金累计收益率已达20%。
尽管长期、短期业绩均有不俗表现,但令人费解的是,根据该基金披露的去年四季度末报告数据,截至2022年末,银河智联基金的资产规模仅有1.2亿元。对比高达7.82亿元的初始规模,这意味着该基金在证明自己的赚钱实力后,资产规模已“掉粉”高达85%。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