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机构持有人牵扯比较大的利益,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这类客户比较重视。”深圳地区一位基金公司人士接受记者专访时曾强调,获得机构客户的认可对公募基金和基金经理而言是品牌加分,因此在涉及到机构持有人利益较多的产品上,基金经理往往会更加重视业绩表现,在“一拖多”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之间,会有明显的侧重点。
尽管在同质化持仓下,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不同产品之间往往出现“一荣俱荣”,但在重视规模、成名作、机构客户等多个因素影响下,“一拖多”基金经理管理的多个不同基金产品,即便是持仓高度同质化的相同主题基金,亦出现了令人难以预料的惊人悬殊,有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医药主题基金产品业绩悬殊高达45个点,有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新能源主题基金在重仓股高度雷同下,业绩悬殊高达18个点。
在公募基金产品产量大爆发背景下,“一拖多”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同一基金经理所管产品之间业绩悬殊的现象也随之出现。
同一基金经理所管不同行业主题的基金产品,出现业绩悬殊或可理解,然而,当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同类主题产品出现惊人的业绩差异,这种业绩上的“亲疏有别”似乎颠覆了“一荣俱荣”的传统印象。
最新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华南一位女性基金经理所管的两只医药主题基金之间的年度业绩悬殊达到惊人的45个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8日,该基金经理管理的一只约8亿规模的医药主题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7.25%;与此同时,这位女基金经理管理的另一只规模约2亿的医药主题基金产品,年度收益率却亏损约38%。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