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固收+”基金的打法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产品类型进一步丰富。以最新获批的博道和瑞多元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基金为例,通过量化手段赋能“固收+”,这也是公募基金行业首只量化赋能的“固收+”产品。 据《上海证券报》
中信建投:多因素加速市场集中 医药流通行业头部企业估值有望改善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近几年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固收+”基金正步入标准化发展阶段。记者采访获悉,8月中下旬以来,博时、博道、广发等多家基金公司新获批的“固收+”基金均遵守了监管部门对“固收+”的最新定义,上述基金也成为首批标准化“固收+”基金。此外,近日监管层也对“固收+”基金经理的任职经验提出新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持续监管规范下,“固收+”基金发展正在回归稳健收益本原,凸显“固收+”的特色。
近日,监管部门明确规定,合同约定权益资产投资比例在10%至30%的产品才能对外称之为“固收+”基金,权益资产包括股票、可转债、可交债。
首批标准化“固收+”基金已于近日获批。8月中下旬以来,博时、博道、广发、交银施罗德、富国等多家基金公司均新获批了“固收+”基金,上述新获批的“固收+”基金严格遵守了监管对“固收+”的重新定义。
除了重新界定投资范围,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还对管理“固收+”产品的基金经理任职经验提出了新要求。多位业内人士反馈,除同业存单外的所有混合基金以及二级债基的基金经理,原则上应具备1年以上的含权益产品投资管理经验或权益资产的研究经验。此外,如果由2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产品,至少需要有1位基金经理符合要求。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