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曾经的“香饽饽”突然成了“烫手山芋”?创新药行业向来有医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此外,除创新药本身以外,周边服务的CRO、CDMO行业也值得长期看好,周冲认为,“我觉得往国内的产业转移至少要持续5到10年。
中信建投:多因素加速市场集中 医药流通行业头部企业估值有望改善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创新药行业向来有医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2015年以来,国家在生物医药领域密集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创新药的研发和投入,带动我国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时,我国对全球研发管线产品数量的贡献已跃至13.6%,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在此期间,创新药企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涌向资本市场,尤其是随着科创板以及港股生物医药板“18A政策”的推出,创新药企业从创立到上市的周期大幅缩短,一款创新药做到二期临床就可以上市。
不过,近期在投资领域,对创新药企业的投资却迎来了不小的争议。上市多年的千亿市值创新药企股价不断走低、一级市场上的明星企业上市却频频破发等现象,让越来越多的医药基金经理有些“骑虎难下”。
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
自2021年开始,创新药企业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现象屡见不鲜。去年底,创新药领域一家龙头企业科创板上市首日即破发,更是让市场对这一板块的投资情绪近乎降至冰点。很多投资者对创新药企业现有的商业模式产生了质疑,认为持续烧钱投入研发,然后通过药品上市或对外授权方式产生大幅收入的模式不可持续。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