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近期央行发布公告进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机制改革,未来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贷款端利率率先实现市场化。
负债作为现阶段实体部门最主要的筹资手段,资金价格理应与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相适应。但由于过去僵化的机制,利率和经济周期不太适应,影响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调整。静态来看,当前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历史区间的较低水平,其中工业增加值、名义经济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位于历史7%、24%、12%分位数水平,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于历史33%的分位数水平,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偏高。动态来看,2018年四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1%,较2017年四季度上升11BP;2019年二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4%,较2018年四季度上升3BP;如果从利率最大回落幅度来看,2019年二季度离本轮贷款利率的高点2018年三季度也仅下行了25BP。作为对比,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高点回落了近100个BP,贷款利率的回落远低于市场利率回落的水平。
8月20日,新LPR一年期品种报4.25%,调降了6BP,但幅度仍不够。目前来看,MLF利率下调空间已经打开,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引导LPR下行。2017年以来,央行分别于2017年1月24日、2017年3月16日、2017年12月14日、2018年4月17日4次上调MLF利率,上调幅度分别为10BP、10BP、5BP和5BP,合计上调30BP至3.30%。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