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基金公司也积极上报此类基金,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目前等待批文的中短债基金还有28只,7月份就有天弘增利短债债券型发起式基金、淳厚中短债债券型基金上报。据悉,目前仍有不少基金公司在积极布局。
市场震荡调整,投资者将视线重点关注到低风险品种,被称为货币基金“超强替代品”的中短债基金成为基金公司重点布局方向。
为了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需求,越来越多的中短债基金采取“T+1”赎回,而此前这类基金是“T+3”赎回,未来这或许成为中短债基金的“标配”。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本周进入发行的长城短债基金,就采取“T+1”赎回到账模式,提高流动性,而一般短债基金都采取“T+3”赎回。这一流动性安排也堪比货币基金。
实际上,今年发行的此类基金都有类似设计,如今年发行的嘉实汇达中短债债券采用了“T+1”赎回模式。
有些存量的中短债基金也对申购赎回业务进行了调整,如平安短债自2018年7月9日起将赎回到账时间将由“T+3”缩短为“T+1”,即交易日下午3点前赎回,次日即可到账;金鹰基金此前也将中短债基金赎回款划付渠道、直销客户的时间由原来的“T+3”提升至“T+2”。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