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证券时报:疫情防控不可掉以轻心 明年经济政策望更积极

2021-11-29 02:04: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近日,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的突然出现,让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再度蒙上阴影。我国的外防输入防疫工作压力再次加大,许多国家也纷纷第一时间加强了封锁、隔离防疫政策。随着绿色低碳转型之路逐渐清晰,“十四五”重大工程陆续启动,新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将不断涌现。也正因此,我们更应坚持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防止因疫情威胁到人民安全,维护好明年更加积极的经济前景,避免因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经济发展规划。

  ETF今日收评 | 标普消费ETF涨超2%,大数据、半导体相关ETF跌幅居前

  光伏午后持续拉升 赛道集体回暖 新一轮行情开始了?

  债市十字路口 3000多只债基净值回撤 零售化避无可避之下 基金公司如何应对?

  人民日报华平文章:从“年产过千万”看“特斯拉效应”

  光大证券:明年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

  银河证券:本轮养殖利润有望超市场预期 建议积极布局生猪养殖板块

  近日,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突然出现,让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再度蒙上阴影。我国的外防输入防疫工作压力再次加大,许多国家也纷纷第一时间加强了封锁、隔离防疫政策

  此前,英国、美国等一些欧美国家采取重开边境、解除防疫限制等措施后,一些声音认为,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国内除散点疫情外整体防疫表现出色,已具备防疫政策进一步放开的条件,应与欧美国家一样,采取更加宽松的防疫政策,以促进国内、国际交往,抓住放开政策带来的机遇,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那么,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是否该有所放松?且不说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是否会造成进一步威胁,应当看到,全球每日新增病例仍持续高于50万,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持续走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就在近期表示,与英国、美国相比,中国的防疫措施规避了超2亿人感染,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行业环境变化,2024H1医药板块增长承压。在部分行业疫情高基数、集采扩面、行业整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整体收入增长承压,包括过去一年新的院内外环境收紧对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形成新的影响聚焦“创新”和“改善”主线。创新政策支持导向明确;强刚需稳健增长;院内药品和器械复苏。(2024-09-07 07:47:00)

    标签: 承压 增长 板块 估值 创新 影响 复苏 行业
  • 新基金“子弹”密集供应!这个赛道突然爆发蔡强分析,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年初至今医药板块跌幅靠前,意味着后续有更大的反弹空间;从行业基本面来看,去年疫情管控放开导致的高基数二季度会逐季好转,到了下半年行业增速有望提升;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医药仍有不少成长确定的细分领域,比如创新药、创新器械、医药商业等,当前投资对医药板块不应悲观,医药投资的核心还是深入研究好公司,挖掘被低估的股票,相信优秀医药股的价值终将回归。(2024-07-16 02:42:00)

    标签: 医药 赛道 港股 创新 生物 公司 跌幅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9月政治局会议首提“止跌回稳”,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已迎来重要政策拐点,政府层面已充分认识到稳定房地产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政治局会议后,一线城市优化限购等行业放松政策加速出台,多部委重要会议中也多次提及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专项债收储等政策优化方向,传达了现阶段政府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决心。风险提示:房地产调控政策放宽不及预期;行业下行持续,销售不及预期;行业信用风险持续蔓延,流动性恶化超预期。(2024-11-15 07:47:00)

    标签: 房地 政策 产市场 止跌 行业
  • 市场午后单边下行,创业板指领跌。盘面上,ST板块逆势走强,大金融股局部活跃。下跌方面,芯片股集体调整,CPO概念股震荡走低。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此外,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科技产业,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迎来机遇。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9311.7亿元,同比增长21.4%。往后看,AI和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有望进一步带动半导体需求复苏。(2024-11-14 14:49:00)

    标签: 下跌 带动 市场 渗透率 我国 产业
  • 国泰君安表示,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相对欧美等国较晚,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年轻人是我国当前养宠的主要群体,推动宠物数量持续增长、单只消费提升。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海外业务汇率波动的风险。(2024-11-14 07:34:00)

    标签: 品牌 推动 创新 头部 产品
  • 2024年终将至,各家公募机构已进入年终业绩排名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科创、北交所、人工智能、半导体、低空经济等科技成长主题成就了一批绩优公募基金,这与上半年QDII和红利风格领先的格局截然不同与此同时,也有公募人士认为,基金经理需要在遵循投资策略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具备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投资者创造稳定且有吸引力的回报。(2024-11-15 05:39:00)

    标签: 投资 业绩 科技 漂移 风格 基准 赛道
  •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9月政治局会议首提“止跌回稳”,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已迎来重要政策拐点,政府层面已充分认识到稳定房地产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政治局会议后,一线城市优化限购等行业放松政策加速出台,多部委重要会议中也多次提及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专项债收储等政策优化方向,传达了现阶段政府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决心。风险提示:房地产调控政策放宽不及预期;行业下行持续,销售不及预期;行业信用风险持续蔓延,流动性恶化超预期。(2024-11-15 07:47:00)

    标签: 房地 政策 产市场 止跌 行业
  • 喻智称,投资者无论是购买银行理财还是信托、私募产品,都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另外,从金融监管部门的角度来看,其职责和证监会并不完全一致,防控风险、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主要工作之一,至于金融机构如何投资权益类市场、具体产品如何选择并不会过度干涉。(2024-08-12 11:30:00)

    标签: 风险 代销 投资 产品 证券 关联基金: 国泰金鑫股票A 银河蓝筹混合A
  • 12月8日,证监会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快推进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水平,发挥私募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切实防控风险,着力构建规范发展、充分竞争、进退有序、差异化监管的行业生态截至2023年10月,中国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2万家,管理基金数量超过15万只,管理资产规模约21万亿元。2023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私募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持续性要求、登记备案、非公开募集、投资运作、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将私募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2023-12-09 07:24:00)

    标签: 私募基金 投资 管理人 管理 要求 明确 投资基金
  • 巴菲特再度减持比亚迪H股!港交所数据显示,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于11月17日卖出了322.5万股比亚迪H股,对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从16.28%降至15.99%,这已经是港交所第五次披露巴菲特减持比亚迪H股,自今年8月开始减持,巴菲特已累计减持比亚迪H股约5000万股,套现超百亿港元。华安证券表示,本轮行情仅行进至初期,反弹格局不变。第一方面,利率飙升由于短期流动性冲击所致,当前央行已加大投放,预计后续利率仍将继续回落,货币政策收紧言之尚早;第二方面,国内疫情散点多发主要和当前冬季时节有关,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更多考虑与主流毒株感染特征相适应,不会重新从严;第三方面,美债利率持续上行目前缺乏基本面支撑,当前仍在反应加息75bp预期的降温,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震荡回落的方向不变(2022-11-23 00:10:00)

    标签: 减持 港元 回调 套现 均价 披露 预计
  • 对此,华宝标普石油天然气股票基金研报中指出,随着疫苗在全球的进一步推广,新冠变种毒株从去年9月份开始得到控制,新增和住院都拐头向下。原油随后从去年八月下旬底部猛烈反弹,随着四季度冬天供暖季的到来,以及冷冬的雪上加霜,再综合全球传统能源的库存处于近几年的低位,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板块的上涨。(2022-01-15 00:00:00)

    标签: 业绩 石油 指数 主题 市场 军工 产品
  • 积极信号。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显示,10月份CPI环比下降0.3%,同比上涨0.3%;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9%。此前,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价格走势仍然会延续前三季度低位运行、温和回升、PPI降幅收窄的态势。(2024-11-10 06:50:00)

    标签: 价格 降幅 下降 回升 月份 百分点 上涨 百分
  • 11月8日,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具体为增加地方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10万亿元化债规模以及近期即将推出的房地产税收政策传达了中央‘稳地产’的决心。一方面,相关举措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企业税费压力,另一方面,也有望加速各地收购存量土地等的工作进度(2024-11-10 01:20:00)

    标签: 存量 债务 房地 政策 地方 地方政府 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