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几乎全部的重组方案,在收到问询函后得到更详尽的披露;长期停牌的公司,在问询函的催促下恢复交易;控股权转让交易,被问询函刨根问底,不少选择终止;高送转、蹭热点、年底突击创利等现象,也在问询函重点关照下明显收敛。
回顾过去的一年,A股市场的走势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沪深两市交易所在一线监管方面极其用心,强监管的思路清晰可见。
一项直观的数据便是问询函的数量,一个可见的标准便是问询函的质量和影响力。
2018年有243个交易日,沪深交易所网站共披露1896封问询函件,日均达到7.8封。此外,又有很多问询函直接发给了上市公司,没有正式披露,真实的问询函数量或远高于此。
2017年度,沪深交易所在244个交易日中发出问询函1380封。据此计算,2018年的问询函在数量上增长了37%。
在质量和影响力方面,一线监管的威力得到更好地展现。几乎全部的重组方案,在收到问询函后得到更详尽的披露;长期停牌的公司,在问询函的催促下恢复交易;控股权转让交易,被问询函刨根问底,不少选择终止;高送转、蹭热点、年底突击创利等现象,也在问询函重点关照下明显收敛。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