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曾令华表示:保壳实际上是一种不太好的行为,因为监管层对资管要求是真实的需求,而保壳带来投资需求不一定真实。
5月21日,有受访人士表示,从2016年中起,“保壳运动”开始,许多私募举步维艰,生存状况堪忧,只能通过“自行筹资”方式来完成首只基金的募集工作,比如管理人对投资人进行担保,外边拆借资金,关联方认购产品等等方式。
随着私募备案要求的趋严,在实际运作中,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变得非常难,而保壳也成为私募的一种常见行为。
根据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完成后,六个月内要发行一只基金,否则管理人资质将被注销。
私募生存调查
私募公司生存成本几何?
5月21日,上海韬韫投资合伙人张润给记者列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必要开支如下:1。房租,按照租用200平米的办公室,一个月的房租至少五六万;2。员工工资,按照8个人来算,每个人一个月工资1万元,一个月就是8万元;3。其他费用等。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