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陆续披露,基金机构排兵布阵路线图也显山露水。随着A股市场机构化进程不断推进,基金机构仍是A股市场核心资产持有者。诺德基金的基金经理王恒楠认为,市场风格从去年的机构“抱团”已发生了转变,从高估值白马股的调整,逐步发展到低估值、顺周期、中小市值的修复。
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达1150亿元 20只场外基金募资近800亿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陆续披露,基金机构排兵布阵路线图也显山露水。
随着A股市场机构化进程不断推进,基金机构仍是A股市场核心资产持有者。一季度市场震荡调整,基金机构寻找投资机会的视野也不断拓宽,中小市值优质公司同样成为它们的“心头好”。
核心资产“众星捧月”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的披露,多家百亿元级私募机构一季度的调仓路径初露端倪。通策医疗、科大讯飞、大华股份、上海家化、海康威视等“大白马”仍被知名私募机构持有。但随着市场波动,私募机构多有减持情况发生。例如,截至一季度末,高毅资产邓晓峰管理的两只产品出现在紫金矿业的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6.38亿股。
日前,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收官。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一季度基金前50大重仓股,仍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海康威视、中国中免、宁德时代、泸州老窖、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美的集团、隆基股份等“老面孔”。其中,公募基金在一季度增持最多的个股为海康威视、贵州茅台、招商银行、智飞生物、兴业银行等。在行业分布上,金融、公用事业等板块成为一季度公募基金增持的重要方向。一季度基金大幅减持的对象,则集中在消费、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