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次资管新政设定了“新老划断”的过渡机制,过渡期为《指导意见》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已发行的资管产品可以自然存续直至到期;不得新增不符合规定的净认购规模。
业内流传数月的有关资管行业的监管新规终于面世。11月17日,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标志着资产管理行业的统一监管标准的问世。
在业内看来,本次“一行三会”等联合出台的资管业新政,正式定义了资管产品以及分类标准,将对百万亿元规模的大资管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眼下,公募产品绝非公募基金的“专利”,整个大公募都将无法新设份额分级产品,这意味着在现存的公募分级产品运作到期后,将犹如过去的权证般陆续退出投资者的视野。
公私募产品划分
按照上述定义,如今的资管行业总体量可能接近甚至超过百万亿元大关。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余额为1.7万亿元。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