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上述公募固收总监也表示,大规模委外资金一般不会申购存量债基,而是选择成立新基金,保持新基金持有人结构的稳定就是这类产品的重要考虑。他说:“这种限购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只有宏观大环境尤其是市场上钱多、资产少的状况发生改变,债券型产品才不会这样受低风险资金的追捧。”
近期,不少债券型基金闭门谢客或设置门槛,暂停资金大额申购。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基金报记者,大量资金进入债基会影响年末业绩排名、摊薄持有人利益,在投资上也会面临建仓难的困境。在当前宏观环境下,债券基金为低风险资金追捧的现象短期很难改变。
频繁大额申购影响业绩
临近年末,不少债券型基金开启“限购模式”。近日,多只债券型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将暂停大额申购。如博时臻选纯债、博时丰达纯债及海富通集利纯债的申购限额为1万元,工银瑞信恒泰纯债、长信利发债券(519933,2025-02-10,1.1130,-0.0012,-0.11%)券的限制门槛则分别是5万元、500万元,嘉实超短债则将限制门槛定为5000万元。
他说,现在的热钱增多,大钱快进快出,来回冲击对净值影响很大,也会摊薄基金的现有收益率。买债基的散户投资者一般是低风险投资者,不会出现快出快进的模式,大额限购主要针对的是机构投资者。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