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觉得现在要持续反弹很难,很难有因素促进。现阶段市场再下跌多少我们虽然不会有悲观的预期,但确实现在找不到能让市场整体性上涨的理由,高估值的情况下必须找到一个很大的泡沫才能让市场反弹,但谁来为这个去泡沫的过程买单?这也是目前A股最大的困惑之一,也就是如果投资者不是基于博弈的操作,而是基于公司的回报来看,有投资价值的公司是需要花心思去找的。
尽管“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但回眸这一周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公募基金除了在股灾中率先响应国家的号召展开自购之外,就是从自身的业绩表现来看也不乏正能量。有345只股基在股灾一周年期间跑赢了上证指数,显示了多数公募基金即使在熊市也能抵御风险
牛市跑赢大盘能够为持有人赚取超额收益,熊市跑赢大盘可为持有人抵抗风险。这种预期,对公募基金,尤其是对那些有着最低仓位限制要求的主动方向的股基来说,较为公允。
据Wind数据显示,上证指数从2015年6月12日的最高点位5178.19点开启“断崖式大震荡”,截至2016年6月13日上证指数收盘2833.07点,整整一年时间,上证指数跌去45.29%。期间,三轮惨烈的“杀跌潮”至今令大家心有余悸。
“当我们在选择投资时,我们真正在谈论什么?这也是我们基金从业人员常考虑的问题。相信在业绩主导的投资行业,回报率会是市场参与者嘴边的不二选择。但投资者的实际选择中并不完全如此,尤其对于绝大部分市场中小参与者而言,银行存款和理财、基金投资并不代表他们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或行业企业的认可,这些金额背后承载着是这些中小投资者们过去兢兢业业所得的财富积累以及对于未来生活以及家庭更美好的期盼。因此除了业绩之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