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另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也对记者表示,超日债违约之后,等于给所有市场参与者提一个醒,债券投资不能寄望于“刚性兑付”,信用风险研究需要加强。
3月7日,超日债无法按时完成债务利息的偿付,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上首单正式违约。市场认为超日债违约的发生可能意味着中国政府的立场出现转变,对公司债直接违约的容忍度扩大。
超日债违约事件之后,海外机构对中国债务违约担忧上升,不少海外投资者正在对赌中国出现大范围违约的概率,担心中国大面积违约出现类似美国雷曼兄弟或者贝尔斯登的危机现象。
不过,国内多位公募和私募债券基金经理均认为,超日债违约事件被海外机构“过度解读”,超日债违约只是一个个案,中国出现大面积违约事件概率不大。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