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农银汇理基金表示,其此次发行的债券基金,目标客户是偏好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承受能力偏低的投资者。该基金将封闭一年,以流动性来换到收益,通过封闭期操作,有望获得较投资期限一个月或一季度的短期投资产品更高的收益。
权益市场升温 股基债基跷跷板效应显现
85亿元,抄底!
债基“回血”未解大额赎回压力 资金大“搬家”何时结束?
农银汇理旗下的农银汇理信用添利债券型基金将从今日起正式发行,基金发行期为5月21日-6月15日。投资者可以通过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渠道网点,以及农银汇理网站认购。
上半年,纯债基金成为不少基金公司重要的规模增长极。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纯债型基金规模增长最多的基金公司依次为:广发基金,增长1136.8亿元;易方达基金,增长698.8亿元;博时基金、天弘基金、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增长均超400亿元;景顺长城基金、永赢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增长均超300亿元。此外,上述10家基金公司业绩整体排名均属行业前列,业绩与规模增长成正比。(2024-09-10 07:04:00)
今年以来,债市持续走牛。公募机构对于自家固收类产品的申赎出现较大分化,有的机构选择大举自购,也有机构选择悄然退出。富国基金表示,一方面,可把握政策利率下行带来的短端机会;另一方面,当长端和超长端回归至相对合理水平后,在波动中找寻配置机会,“享受长端的票息”。(2024-07-26 05:43:00)
公募基金规模从2021年1月突破20万亿元到如今站上30万亿元大关,仅仅用了3年多时间。在公募行业经历新一轮扩容背后,中小基金公司的焦虑感却在加深。“在健康的行业生态里,‘大而全’与‘小而美’‘专而精’应该是和谐共生的。”这位研究人士表示。(2024-06-25 02:03:00)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睿阳稳健添利要求单笔份额需至少持有满6个月,可有效降低规模变动对业绩波动的影响,便于基金经理管理。持有满6个月后,投资者可以选择继续持有,也可以随时赎回,赎回费为0。(2023-12-22 17:36:00)
9月24日以来,市场出现了显著的反弹。展望后市,哪些方向有望成为后续反弹的先锋?是基本面更强的方向,还是前期的超跌标的?是成长领衔还是价值回归?总体来看,在全反弹区间内,业绩困境反转、延续景气的方向更有望得到资金的偏好。结合半年报业绩改善情况以及三季报业绩预期,业绩连续改善的电子、创新药、工业金属、化工、养殖,以及业绩拐点可能已经出现的创新药、家电、汽车有望成为后续的反弹先锋。(2024-10-28 01:11:00)
节后股债同步调整,投资者戏称股债都在“倒车接人”。基金公司建议投资者均衡配置,尤其是市场大涨时不要“上头”,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华泰柏瑞基金戴玲认为,在财政和货币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之下,债券市场短端的确定性相对较高,久期策略获取资本利得的难度在加大需要交易性加持,同时关注可转债板块的中期机会(2024-10-10 16:26:00)
国庆长假是出游购物、电影娱乐等消费的高峰期,今年有刘德华、朱一龙、肖央等大牌演员主演的超过10部影片在国庆档上映,被市场寄予厚望。谢屹表示,主要还是看一家公司是否有持续推出好作品的能力,这和游戏公司有些相似。但同时也会有几个难点,作为游戏公司,其一款爆款的游戏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当然市场上也不乏运作了10年以上的游戏,流水也依然相对稳健(2024-10-01 14:14:00)
“疯狂一周”,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情绪大逆转,谁在买?高盛的主经纪商数据显示,本周“身手敏捷”的海外对冲基金率先行动。东方汇理认为,市场对本周出台的刺激措施反应积极。而乐观的情绪能否维持,则取决于是否有强有力的财政刺激计划推出。(2024-09-30 00:17:00)
9月24日以来,股市情绪回升,债券市场却接连调整。尽管不少债券型基金尤其是短债基金的净值近期有所修复,大额赎回压力却并未消失。邓和权分析称,未来伴随逐步降息过程,长期利率方向仍指向宽松,但目前国家积极落地相关经济支撑政策,利率下行趋势或有所趋缓。债基配置方面,短债和中短债相对更具配置价值。(2024-11-06 21:52:00)
最新数据显示,10月公募基金掀起认购热潮,环比增幅明显。据公募排排网统计,10月份共有90只基金开启认购,较9月份的66只相比,环比增幅36.36%。债券策略依旧受追捧。数据显示,10月份共有16只债券基金开启认购,平均发行份额20.90亿份,较9月份的15只,平均发行份额19.64亿份相比,维持平稳。(2024-11-05 14:39:00)
上周,海外市场和国内A股市场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而商品型公募和债券型公募延续了之前的良好表现,近一周商品型公募指数浮盈0.65%,而债券型公募指数近一周浮盈0.05%。今年以来,商品型基金较长时间均保持浮盈,商品型公募指数年内收益超20%,在各类型公募基金指数中收益表现居前。海外型公募虽然近期以来表现欠佳,但之前积累了较大的涨幅,海外型公募指数今年以来依旧以12.08%的收益排名居前。而股票型公募今年以来绝大多数月份收益均为负,但凭借9月底到10月份的出色发挥,较好修复回撤,截至11月1日,股票型公募今年以来浮盈8.61%。(2024-11-04 19:39:00)
四季度以来,由于科创50、北证50等中小盘指数大涨,部分指数基金出现强劲走势,目前收益率已成功反超主动权益产品。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ETF市场整体资金净流入10134.45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债券型ETF、跨境型ETF净流入居前。(2024-11-04 0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