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作为中银旗下运作最久且已满5年的老牌基金,中银中国长期业绩出色,屡获权威奖项。在“第八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中银中国基金获“三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奖项据晨星数据统计,截至8月5日,中银中国近五年年化回报率为26.65%,在所有可比标准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冲刺年底排名战 部分基金屡屡跨界操作
三季度资管业务排名出炉 两家公募非货基金规模增超千亿元
海通证券发布的最新一期“三年综合系列基金评级”报告显示,在股票型基金中,中银策略基金获五星评级;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中银中国和中银收益分别获五星和四星评级。中银基金公司获股票投资能力四星评级。
基金行业高管又迎变动!11月8日,浙商基金发布公告,宣布新任总经理上任。根据公告,刘岩于11月6日正式担任浙商基金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原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王波离任。“这种变化有助于促进公募基金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加高效和创新的方向发展。”该人士表示。(2024-11-08 13:38:00)
中基协最新发布2024年三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与二季度相比,非货公募月均规模二十强的基金公司中,前五的位次不变,且规模环比增长;前二十强中,有2家公司的月均规模环比提升超千亿元银河期货三季度月均规模也增加了59.81亿元,至81.7亿元,环比提升了10个位次至第八;永安期货则提升了5个位次至第十四,月均规模达到33.18亿元,较二季度增加12.21亿元。(2024-11-07 17:03:00)
这家千亿公募迎新总经理!11月5日,国联安基金发布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唐华新任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任职日期为2024年11月4日。与此同时,行业内频繁的高管变动也反映出公募基金公司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管理需求时,采取了更加灵活和积极的应对策略。(2024-11-06 08:53:00)
财联社11月6日讯朱雀基金官网最新显示,公司董事长已由邬锦明变更为史雅茹,且此次公示的董监高及分支机构负责人名单中已无邬锦明身影。于是,“公募基金董事长变更却未对外发布公告是否合规”的讨论随之而来,“朱雀基金新上任的董事长、副总经理、督察长、均由实控人旗下公司委派而来”的猜测也接踵而至。而据媒体报道,2023年便有市场传闻指出,范达集团因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对于中国的业务布局也有所调整,范达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唐华已离职。(2024-11-06 17:49:00)
股票ETF单日资金净流入超85亿元昨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下跌。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85.39亿元,细分品类中,宽基ETF净流入以48.25亿元居首。金鹰基金表示,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层面,指数回踩支撑位,市场仍处于修复期。10月下旬以来,在科创板催化作用下,做多情绪持续升温,市场出现了向上突破迹象。(2024-11-15 14:05:00)
伴随着自动驾驶赛道相关公司竞相IPO,明星公募基金经理开始将目光集体转向车载领域。明星基金经理频频调研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车载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市场正处于业绩真空期的环境有关,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当前策略是寻找同时有主题支撑又具有业绩拐点的新质生产力品种,随着电动汽车加速普及与自动驾驶概念升温,盈利能力迎来业绩拐点的车载领域成为又一个香饽饽。周志敏认为,在人工智能+消费电子企稳回升的带动下,上游相关半导体行业和元器件板块的景气也有希望延续,同时也期待软件和应用板块真正开花结果。国产化方向,传统信创替代,新兴人工智能行业的许多领域蕴含投资潜力,短期基本面好、同时长期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投资标的有望迎来更大机会。(2024-11-14 02:15:00)
原本只需1000万元即可成立,最终募资超4亿元;仅十余天时间,已有十只红利产品问世……近日,红利基金热度有所升温,新发产品中出现多只红利基金的身影。有基金人士认为,红利策略背后有多种类型的细分策略,红利投资除了根据过去的股息率开展标的选择外,预期股息率也是值得布局的方向。红利细分策略的布局空间还相当广阔。(2024-11-13 00:05:00)
A股9月24日启动行情以来,股民关注个股估值提升,基民关心基金净值回撤的修复速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进入四季度,主动管理型的权益类基金中,多数产品已经实现年内业绩“转正”,而需看到的是,市场上仍有不少产品净值在1元面值以下,甚至在0.5元以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需要不断打磨和精进自己的投资能力和投资策略,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超额收益,才能在投资长跑中胜出。另外,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也可以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积极地向投资者阐述自身投资策略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建立和巩固自身产品的号召力。(2024-11-13 2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