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投资者非常关注分红的话,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这种回报型基金可供选择,如果投资者非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信诚四季红等等,所以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就可以偏向这类分红频率较多的基金。
分红诱惑:有机构分红前突击买入 还有“帮忙资金”不白帮忙 买在基金分红前
上市公司中有不少是多年不分红的“铁公鸡”,基金行业因受契约的约束长期不分红的基金较少见。不过,据记者统计,还有约16只基金近两年多都没有向持有人分红。
统计显示,这16只基金在2006年、2007年度实际上都具备分红能力,其中一部分基金在2006年内进行了较大比例的分红,而在2007年、2008年则未就上年度的可分配利润进行分红。
由于未分红部分资金在2008年被再度用于投资,而2008年的大跌令基金资产损失惨重,部分过去两年未得到红利回报的投资者开始“怀念”那些未到手的红利,甚至有人提出基金存在违约嫌疑,要求基金“补分红”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投资者非常关注分红的话,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这种回报型基金可供选择,如果投资者非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信诚四季红等等,所以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就可以偏向这类分红频率较多的基金。对那些未明确分红的基金则不妨通过赎回或卖出来兑现利润。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