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月有阴晴圆缺,股有涨跌互现,而优质资产始终是二级市场的稀缺资源。近期,投资者对于大资金“抱团”追逐部分个股的情况高度关注。市场当然并不永远是对的,但完善的市场生态能够拥有更高的纠偏能力,持续行进中的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就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增强判断力、提高免疫力。笔者认为,推进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举措能够增加融资端的高质量供给,从而促进投融资动平衡——这是机构资金“抱团”现象真正给市场上的一堂“公开课”。
利空!黄金下跌!黄金ETF出现大量资金外流 投资者转向风险较高资产
3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29只赚钱 最高收益率达90.63%!多只基金火爆到限购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月有阴晴圆缺,股有涨跌互现,而优质资产始终是二级市场的稀缺资源。
近期,投资者对于大资金“抱团”追逐部分个股的情况高度关注。数据显示,从今年以来的8个交易日情况来看,申万三级行业的区间涨跌幅最高为33.36%,最低则为-18.98%,涨跌幅首尾相差逾52%。笔者认为,A股市场中这种“结构性、不均衡购买力”的出现,是投资者结构向“机构化”迈进的必然呈现,同时也表明优质资产依然存在供给缺口。从中长期来看,融资端应该进一步增加更高质量、多元发展的优质资产供给,从而以内涵性力量引导“抱团”资金有序分布,为A股市场夯实发展根基。
第一,“抱团”是体量较大资金投资行为加权结果的直观表现。伴随着A股市场逐步向“机构市”迈进,非恶意操纵的机构资金“抱团”有着相当的合理性,可以理解为市场对优质资产的必然追逐。
中金公司近日发布报告显示,从美股市场近年表现可以发现,不论是成交、市值还是营收,少部分股票均占据了大部分比例,具体为:2020年市场成交金额中,前5%的上市公司贡献了68%的成交金额;2015年至2020年,排名低于前20%的个股占全市场总市值约10%左右;前5%的上市公司贡献了98%的营业收入总额。相比而言,A股市场个股市值、成交等集中度方面与成熟市场仍有距离,但从中长期趋势上看,有集中态势。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