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债牛”的持续上演下,债券指数化投资时代已然到来。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全市场债券型ETF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落脚至策略,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建议,一个短期内可行的多资产配置思路是:将仓位简单分为60%的配置仓位和40%的弹性仓位,其中配置仓位以可转债、超长利率债和3~5年信用债等比例配置,且维持仓位恒定;弹性仓位则根据环境变化灵活配置资产,比如2月中上旬主要配置3~5年信用债,到2月中下旬可将重心转移至可转债,直至3月中上旬两会召开,若政策力度超预期,则继续增配可转债,若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则考虑将弹性仓位逐步转移至超长利率债。
“固收+”业绩反弹 公募加大布局 近期多见新发基金“双基金经理”配置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品种也不断丰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工具产品的选择。
2025年1月,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全部发行完成,债券指数基金的“拼图”得以补齐。这8只产品于2025年1月7日起集体发行,募集上限均为30亿元,仅过了10天就全部结募,总共募集资金约218亿元。
以往,投资者在债券指数投资领域的选择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品种,而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场内债券ETF产品线,为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更多差异化场内投资工具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交易所债券市场流动性,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债券指数也不断“上新”,不断丰富债券指数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和业绩基准。
1月16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沪深300债券指数系列、上证180债券指数系列、中证地方政府债指数、中证地方政府一般债指数和中证地方政府专项债指数等,为市场提供多样化业绩基准与投资标的。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