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金公司研报称,锂电池硅基负极至今已经历经4轮技术迭代,第4代多孔碳沉积硅技术路线在膨胀、成本、快充等方面均取得较好进步,已经开启商业化,看好其在多场景应用前景,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原材料、工艺、设备协同进步,新型硅碳实现量产突破。我们认为原材料、设备、工艺等均迎来突破,有望加速其应用。
中信证券:展望2025年 科技产业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
中金公司研报称,锂电池硅基负极至今已经历经4轮技术迭代,第4代多孔碳沉积硅技术路线在膨胀、成本、快充等方面均取得较好进步,已经开启商业化,看好其在多场景应用前景,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
中金 | 电池材料前瞻:新型硅碳商业化开启,看好多场景应用前景
中金研究
锂电池硅基负极至今已经历经4轮技术迭代,第4代多孔碳沉积硅技术路线在膨胀、成本、快充等方面均取得较好进步,已经开启商业化,我们看好其在多场景应用前景,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
摘要
新一代硅碳迎开启商业化。新型硅碳采用多孔碳与硅烷CVD反应制备,其较前三代硅基负极综合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1)通过多孔碳微孔限制硅粒径在5nm以内,较好解决硅膨胀破裂问题;2)首次克容量可达1900mAh/g以上,首效接近90%,均大幅优于前期技术路线;3)搭配碳纳米管可支持4C快充;4)目前可实现接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