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尽管市场面临挑战,从2022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公募基金规模依然实现了显著增长,总计增加了5万亿元,而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成为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期,《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联合发布的《银行理财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了这一趋势。王铁牛称,银行理财产品配置公募基金的比例在持续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公募基金具有监管严格、信息透明、流动性好等特点。另一方面,说明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其他资管产品,既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同时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更加完善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财富管理生态,更好满足投资者在财富管理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在直销渠道购买可享“0申购费、0赎回费” 多只热门指数基金增设I份额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尽管市场面临挑战,从2022年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公募基金规模依然实现了显著增长,总计增加了5万亿元,而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成为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期,《华夏时报》记者获得的一份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联合发布的《银行理财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了这一趋势。
数据表明,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中的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两者规模合计增长了4.86万亿元,占据了公募基金总增长量的96.24%。这两类基金不仅引领了公募基金的盈利与规模扩张,也进一步深化了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之间的“竞合”关系。
上半年货币基金规模暴增
在盈利能力方面,纯债型基金与货币型基金同样表现突出。纯债型基金在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分别为投资者创造了1322.43亿元、2217.63亿元和1665.89亿元的正收益,其平均收益率也从2022年的2.05%提升至2023年的3.62%,2024年上半年则保持在2.3%的较高水平。货币型基金同样保持强劲盈利,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分别盈利2020.17亿元、2326.87亿元和1233.48亿元。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