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速查 - 基金速查网 - 开放式基金数据大全,每日基金净值查询
上证综指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沪深300 基金指数

公募“退薪”风波再起 真相如何?

2024-06-27 03:09:00 编辑:基金速查网

[导读]:有消息称部分基金公司已开启退薪工作。6月26日,有市场消息称,某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在6月底至8月中退回2023年发放的超过290万元的资金,且不区分奖金归属期、是否属于往年递延今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资本市场的新目标,对公募基金行业未来发展也指明了方向。

  多只指数基金宣布:增设!

  东吴证券:房地产行业迎来政策拐点 重视板块投资机遇

  国泰君安:库存维持降势 继续看好钢铁板块投资机会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周末要闻汇总:国常会研究部署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关举措

  6月26日,有市场消息称,某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在6月底至8月中退回2023年发放的超过290万元的资金,且不区分奖金归属期、是否属于往年递延。

  据财联社了解,目前,确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实施限薪举措,且自2022年起超出标准的退薪工作已于本周启动,但退薪标准并非上述290万元,而是达到一定标准后部分退回。

  退薪传闻四起

  今年以来,关于公募基金薪酬的传言满天飞,如“基金经理年薪封顶120万”“300万以上年薪需全部退还”“2022年起超出标准的退薪工作本周启动”等等。

  6月26日,有市场传闻,某央企要求旗下公募基金公司在6月底至8月中退回2023年发放的超过290万元的资金,且不区分奖金归属期、是否属于往年递延。据财联社消息,确有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实施限薪举措,且自2022年起超出标准的退薪工作已于本周启动,但退薪标准并非上述290万元,而是达到一定标准后部分退回。 ... 网页链接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近日,关于“景顺长城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刘彦春3年巨亏437亿元、稳收36亿管理费、个人收入1.3亿元”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对此,前述华南某公募内部人士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尽管不清楚具体转岗原因,但部分基金经理薪资水平不如研究员的情况确实存在。(2024-08-16 11:43:00)

    标签: 薪酬 经理 考核 管理 业绩 投资 管理费
  • 近两年来,“降薪”“限薪”成为公募基金薪酬改革的关键词。尤其是在近期,伴随着大量讨论,“退薪”也已照进现实,某央企下属公募基金已经开始执行退薪方案。过去,资管行业在“预期管理”方面上其实做得不够好,机构应该携手一起加强对于客户的预期管理,通过传播“收益=时间+波动”的理念,提升投资者的风险认知能力,用账户资金规划和资产配置引导客户资金配置在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上,降低其波动性(2024-07-26 13:54:00)

    标签: 薪酬 经理 投资 行业 离任 投资者 公司
  • 一位指数基金经理认为:“对ETF来讲,如果规模更大,流动性相对也会更好,相应地交易成本更低。(2024-11-16 07:39:00)

    标签: 指数 规模 产品 市场 流动性 公司 突破 关联基金: 国泰中证A500ETF 景顺长城中证A500ETF 招商中证A500ETF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中信建投研报称,医药流通行业稳健增长,市占率稳步提升。随着院内诊疗秩序恢复叠加长期医保支出稳健增长,医药流通行业长短期增长动能充足,且医保局推出预付金政策,利于行业规模及周转效率提升外延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致商誉大幅减值:倘若公司外购标的整合不及预期,或将导致商誉减值,进而影响公司业绩。(2024-11-15 07:40:00)

    标签: 增长 行业 业务 流通 提升 医药 市场 稳健
  • 随着上市公司陆续发布股份回购报告,多只重量级基金产品的最新调仓动向浮出水面。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钟帅管理的华夏行业景气、华夏远见成长一年持有,祁禾管理的易方达环保主题,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在四季度进行了调仓尚太科技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增长26.75%。太平洋证券研究所估计,公司三季度的销量为6.45万吨,环比增速超过20%,其中快充产品占四分之一左右,后续有望逐渐往上提升(2024-11-16 00:00:00)

    标签: 公司 股份 管理 股东 持有 风电 产品
  • 近日,光大证券举行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光大证券预计,2025年A股有望继续走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市场风格或将在均衡与成长之间摆动,重点关注高成长板块与偏消费两大方向。主题投资方面,张宇生称,两类主题值得关注:一类是政策支持类主题,包括并购重组、市值管理等;另一类是科技类主题,包括AI产业链以及自主可控相关方向。(2024-11-16 02:03:00)

    标签: 市场 光大 主题 政策 预期 经济 成长 上行
  • 市场全天探底回升,创业板指领涨。盘面上,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集体走强,AI应用方向展开反弹,固态电池概念股探底回升。下跌方面,旅游股全天低迷。有券商表示,医药股前期跌幅大,估值便宜,市场步入牛市,医药股有望获得市场资金的炒作青睐。半年到一年维度看,2025年医药板块最大投资机会将围绕于两条主线:创新药和仿创药的板块高景气度投资机会,以及器械、中药、药店、消费医疗服务等领域的个股见底反弹投资机会。(2024-11-13 14:53:00)

    标签: 投资机会 板块 探底 医药 消费 概念股 机会 市场
  • 摘要:①根据赛迪顾问,党政领域的PC保有量接近3000万台,剩余接近2000万台PC替换空间。②海外限制预期加强,核心环节EDA软件国产率有望提升。此外,今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将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国内EDA企业有望进行并购整合加速产品版图扩张,同时保持高研发投入不断推进技术创新,通过外延和内生不断提升产品力和竞争力。建议关注EDA核心上市公司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2024-11-12 07:16:00)

    标签: 有望 并购 上市公司 国产 预期
  • 对于指数基金来说,除了常见的A/C份额外,又有新I类份额了!11月12日,国泰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人的理财需求,基金管理人决定自11月14日起对国泰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增加I类基金份额,I份额实行“0申购费、0.10%/年销售服务费、持有7天以上0赎回费”的费率结构。“现在只有指数基金增设了I类产品,主要是指数基金低成本、高透明度、易于管理以及市场需求大等特性,适合作为直销平台主打产品。(2024-11-13 18:48:00)

    标签: 份额 直销 增设 指数 赎回 费率 申购 关联基金: 银华上证科创板100ETF 银华中证A50ETF
  • 近年来,指数化投资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资本培育、跨境投资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关键选择,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贝莱德董事总经理、中国区负责人范华表示,我国买方投顾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可以欣喜地看到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出台一系列费率改革措施,推动财富管理行业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相信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普及,买方投顾模式有望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趋势之一。(2024-11-09 02:55:00)

    标签: 市场 投资 期权 买方 投资者 资本 发展 模式
  • 自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以来,A股走强趋势明显。不仅A股成交量持续放大,人气高涨,一个多月来北交所的股票整体涨幅可以说是一骑绝尘。北交所也持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10月10日,北交所官网发出多份自律监管措施决定书和纪律处分决定书,对违规减持采取处罚措施。(2024-11-16 02:07:00)

    标签: 投资 估值 指数 限购 产品 成立
  • 在监管层明确鼓励、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进行并购重组的背景下,A股市场也出现了一波并购小热潮。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对资本市场监管执法者而言是一项长期任务,而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就是打赢这场“持久战”的重要条件之一。(2024-11-13 07:47:00)

    标签: 市场 公司 披露 股价 并购 监管 上市公司 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