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可否认,基金经理的成长离不开脚下的土壤,品牌卓越的基金公司为优秀的基金经理提供了一流的投研平台和决策团队。但投资者却不能因为选了基金经理,就做起“甩手掌柜”。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出色的基金经理总是很容易刺激他们的敏感神经。优秀的过往业绩、良好的业界口碑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都往往容易成为投资者疯狂追捧的原因。
尽管现在一些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实行“双基金经理”制度,通过构建整体的投资团队来逐步淡化基金经理的个人色彩,但目前国内多数基金公司仍实行着基金经理负责制,不同的基金仍或多或少地带着些基金经理的“味道”。所以,与其说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倒不如说是在以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做赌注。
只是投资并非儿戏,在选择基金经理上,投资者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切忌盲目盲从。
按照国内“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的相关规定,基金经理不仅需要具有较为专业的教育背景和深厚的研究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3年以上的业界从业经历。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基金业迅速膨胀,基金经理人才严重匮乏,致使一些从业时间短、缺少实战经验的基金助理被破格提拔。因此,投资者在考察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和投资风格时,要尽可能地延长考察的时间间隔,从而准确地判断对方的管理能力。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