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至今,业绩暂时领先的主动权益基金多数重仓了人形机器人板块,且若想搭上行情的快车,高仓位带来的高弹性必不可少,涨幅领先的产品仓位多数在九成左右徘徊。因此根据2024年四季报和近日行情推测,在主线确定时,不少此前仓位较为保守的基金选择了提升仓位,亦有重仓红利板块的产品选择调仓换股。华南某公募人士指出,虽然灵活配置型基金产品的股票仓位可空仓也可接近满仓,但基于投资安全和产品风格,市场中的灵活配置型产品往往采取中性仓位策略,40%至60%之间的股票仓位较为常见。但在基金业绩排名压力较大,尤其是基金高收益吸引力决定基金资产规模大小,甚至影响一只基金产品的存续风险时,越来越多的灵活配置型基金产品基于吸引资金、维持基金合同存续等因素,通过调整仓位放大净值弹性。(2025-02-10 06:54:00)
标签:
主动
仓位
产品
板块
机器
经理
-
开年以来,DeepSeek引领人工智能新浪潮,人形机器人的进程也加速演化。在由0到1迈向1到N的商业化爆发时点,资本市场率先掀起风暴,相关概念股不断强势演绎。对于追逐高景气的主动权益投资,一位绩优基金经理坦言:“这是一个高度内卷的游戏,一旦人多了,资产价格可能就会贵。”在他看来,市场由一群特别聪明的人构成,大家都在试图以比别人更聪明的方式来成为赢家,结果多数人还是会成为输家,最终导致“一赢二平七亏损”的结局。(2025-02-10 00:13:00)
标签:
投资
权益
业绩
机器
投资基金
-
在指数基金规模大增的2024年,主动权益基金发展动态和趋势更加引人注意。一方面,投资者迫切需要在A股市场珍贵的大涨行情中分得一杯羹;另一方面,主动权益基金也需要在与指数基金的PK中获得自己应有的江湖地位一位中型基金公司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春节后消费板块的主要风险可能在于经济政策执行力度弱于预期的风险。(2025-02-09 22:02:00)
标签:
可能
风险
份额
医药
消费
金元
板块
-
2025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引发行业和投资者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才2月初,中间还有一个春节假期,但据Wind数据,截至2月7日全市场年内收益超过30%的主动权益产品已经达到了9只,其中还有2只产品近一月收益超过50%。对此,海通证券指出,影响主动权益基金未来超额收益走向的关键因素有两点,分别是产业趋势结构及投资者结构。具体而言,若我国未来产业趋势的结构是“强者恒强”,那么主动权益基金获得超额收益难度加大;其次,未来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的演变也是我国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025-02-08 16:08:00)
标签:
权益
收益
产品
市场
投资
业绩
结构
-
从春节前爆火出圈到现在,DeepSeek热度有增无减。DeepSeek“朋友圈”再次扩容至基金公司。2月7日,汇添富基金宣布,已完成DeepSeek系列开源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将应用于投资研究、产品销售、风控合规、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场景上述受访人士指出,公司层面还没利用DeepSeek进行日常管理,但面对AI带来的变化,行业还是会积极主动去拥抱变革学习使用。(2025-02-08 08:35:00)
标签:
模型
公司
应用
业务
表示
技术
-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FOF基金规模排名前十的管理人所占市场份额已超过六成。当前,全市场FOF基金规模合计超1321亿元,这使得FOF的选基买基策略也备受市场关注。广发核心优选持有期FOF基金经理杨喆认为,将继续保持较高仓位,积极把握权益市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整体配置风格均衡偏成长,主要覆盖科技制造、金融周期、医药消费等板块,主动基金和指数基金均有配置(2025-02-07 07:21:00)
标签:
规模
市场
经理
配置
仓位
买入
风格
-
近期,基金业绩显著回暖。截至今年1月末,全市场逾2.2万只公募基金中,接近一半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突出。拉长时间来看,上一个蛇年期间成立的基金更是表现出色,不少产品的净值翻了数倍。华夏基金表示,对春节假期后的行情预期不妨乐观一些。在历经了1月的防守后,2月或是较好的做多时点,可以一手抓成长、一手抓红利,维持“红利+科技”的哑铃策略配置,以红利资产相对稳健的表现为投资组合构建安全垫,同时捕捉科技板块的成长机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构建平衡且富有弹性的投资组合。(2025-02-07 06:28:00)
标签:
收益
成立
收益率
红利
表现
成长
投资
-
蛇年春节过后,不少基金开始上新。有投资者不禁好奇,上一个蛇年成立的基金,现在赚了多少钱?主动占优还是被动跑赢?哪些基金经理脱颖而出?被动指数类基金中,博时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的1月收益率达9.18%,排在首位;多只黄金产业股票ETF霸榜,1月收益率超7%。(2025-02-06 15:38:00)
标签:
收益
收益率
成立
回报
占优
整体
-
红星资本局2月5日消息,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报披露完毕,知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曝光。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截至2024年底,共18位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200亿元,昔日“500亿俱乐部”仅剩公募“一哥”张坤一人天风策略吴开达团队表示,2023和2024年主动基金作为整体跑输被动基金,但这一趋势不能线性外推。主动基金近年不占优的原因很多是周期性因素,后续若相应的周期性因素反转,体现为“龙头内部集中度降低”+“新产业趋势和消费股估值修复”,那么主动基金有可能再次占优。(2025-02-06 00:22:00)
标签:
规模
主动型
管理
权益
经理
指数
占优
-
港股迎来新春开市,科技和红利两大策略仍是市场配置主线。根据基金的2024年四季报披露,2024年末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港股仓位大幅提升,配置占比14.3%,已达到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广发策略团队在报告中表示,美国经济表现对中国市场的影响难以确定,但从内需来看基本面位置较2023年末更为安全,分歧在于市场“以价换量”式企稳,能否抵抗“远期的焦虑”。从当前估值横向比较来看,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不贵,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市盈率分别处于过去10年17.4%、10.4%分位。(2025-02-05 14:11:00)
标签:
港股
估值
配置
市场
指数
过去
仓位
-
龙年落下帷幕,蛇年大幕开启。从公募基金的业绩表现看,龙年是个丰收年。依靠2024年9月下旬以来的强势反弹,农历龙年的业绩整体不错,近九成主动权益类基金取得正收益,平均收益超14%,470多只基金回报逾30%,表现最好的基金飙涨94%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基金经理姜诚表示,中国经济的韧性足够,长期潜在回报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居前,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巨大,权益类资产受益于相对更低的估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吸引力排序靠前,当前比几个月前要更乐观一些。(2025-02-05 01:36:00)
标签:
经济
回报
混合
概念股
业绩
飙涨
净值
-
公募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随之曝光。目前百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只有不到90人,仅一人管理规模超500亿元。与此相比,被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不断增长。据数据,至去年末,千亿级被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人数达到13名。(2025-02-05 00:33:00)
标签:
规模
管理
经理
权益
达到
超过
季报
-
根据求是微平台公众号发布,2025年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文章。吴清表示,坚持稳字当头,全力形成并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住股市的重要要求,强化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测监管,加强对资金流向、投资者行为的监测分析,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2025-02-01 07:59:00)
标签:
市场
监测
投资者
政策
投资
工作
-
华为又将推出重磅新品!华为重磅新品3月份发布日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直播时主动爆料称,华为即将发布重磅新品。华为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表现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智能设备及AI技术的应用上。公司的终端产品,如Mate和P系列智能手机,已广泛应用了最新的AI技术,提升了用户体验和产品性能。(2025-01-31 00:09:00)
标签:
手机
市场
智能
发布
产品
新品
份额
-
过去几个月,市场震荡调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降低,但华宝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成长风格投资总监钟奇并不悲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把握接下来的机会?钟奇建议,如果看好人工智能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可以通过配置在科技赛道选股能力突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或通过配置科技主题指数ETF及其联接基金来把握人工智能的投资机会(2025-01-27 00:48:00)
标签:
投资
人工
智能
发展
成长
机会
-
锚定硬科技,公募大幅增配科创板股票。2024年底,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科创板股票配置比例由当年三季度末的10.54%上升至13.02%,创出历史新高。谈及科创板投资价值,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科创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汇聚众多高新技术企业,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科创板的长期配置价值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2025-01-27 00:48:00)
标签:
指数
行业
比例
投资
配置
重仓股
科技
-
被动指数基金展现出惊人增长势头,力压主动权益基金,加速成为A股市场的“顶梁柱”。险资、私募等机构资金借道被动指数基金密集入市,成为被动投资崛起的关键推手。此外,交易所还将丰富ETF应用场景,构建ETF市场良好生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ETF在养老和投顾领域的应用,构建“长钱长投”的市场体系。(2025-01-27 00:37:00)
标签:
指数
投资
指数化
市场
中长期
权益
资金
-
在连续两年跑输指数基金之后,针对主动权益基金的质疑之声又重新在市场中泛起。不过,今年开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回春”的迹象十分明显。“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人,我们要怎么应对这种局面?”肖觅认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可能有两种路径:一是充分相信研究的力量,通过研究建立对产业规律的长周期深度认知,由此带来前瞻的视野和判断,从而创造超额回报(2025-01-27 00:37:00)
标签:
权益
指数
业绩
市场
收益
优势
资金
-
在行情起伏的四季度,不少基金经理不仅在个股操作方面排兵布阵,亦在仓位升降上辗转腾挪。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主动偏股基金股票仓位微降,比例由85.18%回落至85.10%,但多只基金在震荡行情里依旧坚定加仓,并乘着人工智能板块的行情继续受益。此外,不少基金在去年四季度边打边撤,保住了收益。“对于更具短线思维的灵活配置型基金而言,此类基金产品在成功重仓高弹性的牛股后,更加注重锁定阶段性的巨大收益,即当一波巨大行情发生后,此类带有短线思维的基金往往先行退出(2025-01-27 00:37:00)
标签:
仓位
四季
产品
收益
股票
净值
经理
-
2024年基金四季报显示:次新主动权益基金建仓积极随着2024年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次新主动权益基金的建仓情况也浮出水面。王帅继续看好AI为科技产业带来的积极变化,基金经理观察到自动驾驶和国产算力等细分领域在产业层面的积极变化,同时在持股集中度上也更加集中,继续看好哑铃型策略在未来市场中的有效性。(2025-01-26 02:12:00)
标签:
仓位
权益
四季
看好
市场
资产
产业
-
随着基金2024年四季报的公布,2024年末主动权益基金的最新布局再度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周蔚文、赵诣、刘元海等知名基金经理的最新持仓及后市看法在2024年四季报中相继揭晓展望2025年,AI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刘元海将更加关注AI应用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向:一是AI硬件,AI大模型在端侧落地有望驱动AI硬件时代的开启,当前AI手机、AIPC以及AI物联网设备产业趋势有望越来越明显,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包括消费电子产业链和半导体等(2025-01-24 07:02:00)
标签:
四季
投资
投资机会
市场
产业
方向
关注
-
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被动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类基金。从发展态势看,被动指数基金已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ETF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成果,随着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ETF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许之彦判断,ETF的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2025-01-24 02:22:00)
标签:
指数
规模
资金
截至
市场
投资
发展
-
过去一年,被动投资掩盖了主动投资的光芒:在震荡加剧的市场里,曾经能大幅跑赢市场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而费率相对更低、投资组合更加分散的指数基金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青睐。与此同时,指数基金相对卖得更好。对于行业选择的考虑,贺金龙认为,选股策略应关注低估值蓝筹再结合配置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如科技板块、消费板块等一些有政策支撑的超额收益行业。(2025-01-23 19:53:00)
标签:
投资
指数
市场
收益
管理
消费
认为
-
“主动管理基金大幅跑输基准,落后于ETF,这对公募主动管理形式提出挑战。”在1月21日发布的基金2024年四季度报告中,基金经理坦诚表露心声。刘格菘特别提及,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科技制造等成长行业有望涌现出一批拥有卓越研发能力、显著产品力优势的中国公司,有理由相信他们将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受益,茁壮成长,不远的将来中国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终会摆脱重重困境,重新开启新的周期。(2025-01-23 06:56:00)
标签:
四季
基准
重仓股
管理
收益
业绩
收益率
-
2025年开年15个交易日,市场震荡走弱,已有主动权益基金跑赢指数基金。截至1月21日,闫思倩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以超过35%的年内净值回报领先市场。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接近,她表示,重点关注拥有供应链优势、技术具有护城河、价值量较大的优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包括机器人总成商、丝杠及设备、减速器、传感器、电机、灵巧手等。(2025-01-22 20:19:00)
标签:
机器
重仓股
净值
中和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