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迎来新春开市,科技和红利两大策略仍是市场配置主线。根据基金的2024年四季报披露,2024年末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港股仓位大幅提升,配置占比14.3%,已达到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广发策略团队在报告中表示,美国经济表现对中国市场的影响难以确定,但从内需来看基本面位置较2023年末更为安全,分歧在于市场“以价换量”式企稳,能否抵抗“远期的焦虑”。从当前估值横向比较来看,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不贵,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市盈率分别处于过去10年17.4%、10.4%分位。(2025-02-05 14:11:00)
标签:
港股
估值
配置
市场
指数
过去
仓位
-
蛇年开年33只新基金陆续发行中国基金报记者曹雯璟蛇年第一个交易日,近10只新基金重磅开售。从已披露的公告来看,二月至少有33只新基金“同台竞技”。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向好,政策面持续支持资本市场发展,A股市场保持一定的活跃度,为新基金的发行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基金公司也在积极推出差异化产品,有助于提升基金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从而推动新基金发行市场持续回暖。(2025-02-05 13:43:00)
标签:
投资
市场
发行
产品
募集
指数
份额
-
财联社2月5日讯“固收+”变天了,刚刚过去的2024年,“固收+”市场上演着极致的变盘。一是相较于指数产品全年新增1.64万亿的大放异彩,一级、二级债基及偏债混合组成的“固收+”阵营规模大缩水,全年规模减少达到1769亿元多维度模型、多策略产品是当前“固收+”业务的布局方向。鹏扬基金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今年在“固收+”上的布局将分为定位于低波、中波以及中高波不同策略的产品,不同策略对应“+”不同的资产,以契合不同投资者的配置需求。(2025-02-05 11:38:00)
标签:
产品
权益
策略
资产
配置
债券
市场
-
一批港股公司股价屡屡新高。2月开市以来,港股市场持续全面反弹,全年来看,恒生指数收复失地,年内指数表现翻红。中长期来看,恒生前海基金认为,随着美债长端利率和美元走强的短期冲击随着利空出尽而告一段落,海外因素对港股的压制有望迎来转机。(2025-02-05 09:28:00)
标签:
港股
股价
历史
市场
公司
涨幅
新高
-
A股将于今日迎来蛇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能否迎来“开门红”?界面新闻记者复盘近10年数据,A股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呈现涨多跌少,实现“开门红”概率较高。海通证券最新研报指出,在当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科技板块顺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引,同时产业周期仍处于向上通道,基本面趋势更好、确定性更强。(2025-02-05 08:02:00)
标签:
交易日
指数
消费
躁动
交易
政策
市场
行业
-
春节长假期间,DeepSeek以黑马之姿引爆全球,引发美股科技股巨震,同时中国资产以及贵金属价格表现活跃。港股科技股更推动率先开盘的港股迎来爆发。兴业证券表示,参考历史经验,春节前后至两会期间,本身也是风险偏好提升的传统躁动窗口。(2025-02-05 07:15:00)
标签:
市场
躁动
港股
科技股
指数
黄金
全球
新高
-
2月5日,A股迎来蛇年首个交易日。此前的2月4日,港股已经在人工智能相关板块的带领下,迎来全面爆发。当日恒生指数涨2.83%报20789.96点,恒生科技指数涨5.06%报4977.38点。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过去一年国内科技公司在迅速追赶海外AI巨头,部分大模型的能力已经可以对标海外,AI技术的快速迭代、相关成本的持续下降,为AI应用的落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AI模型与终端产品开始出现深度融合,应用场景快速渗透,2025年有望成为AI应用爆发元年。(2025-02-05 05:32:00)
标签:
政策
行情
市场
推动
基本面
应用
指数
-
春节假期结束后,多只权益类基金将迎来发售期,市场有望再迎增量资金。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已有24家公募机构旗下33只公募基金发布招募说明书,定档2月份开启发行工作。“从行业来看,科技方向本身具有比较好的穿越周期的能力。一旦诞生‘杀手级’产品或技术,通常意义上将驱动科技行业进入创新大周期,从而催化科技方向大行情。(2025-02-05 01:39:00)
标签:
指数
权益
发行
科技
行业
方向
市场
-
春节假期后,权益类基金的新发热度再度攀升。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末,春节后共有37只权益类基金计划进入发售期,在所有新发产品中占比超六成。具体配置上,招商基金建议以“科技为矛,红利为盾”。科技板块中的创新企业可能在政策支持下实现快速增长,红利股在市场波动中则能提供相对稳健的收益,是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025-02-05 01:36:00)
标签:
指数
权益
投资
红利
市场
政策
指数化
-
这个春节假期,国产大模型DeepSeek热度居高不下,春晚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电影票房数据表现超预期,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西部证券则表示,2月关注风险偏好修复,继续布局科技与安全资产主线。短期风险偏好或得到提振,2月可以继续关注小票和主题行情,但市场风格漂移仍然不会太多。(2025-02-05 00:11:00)
标签:
市场
券商
证券
港股
科技
推荐
表现
指数
-
开年至今,A股持续波动。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截至春节假期前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股指——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跌3.02%、2.48%、3.63%。除A股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港股的红利股同样值得关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预测,2025年A股和港股都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2025-02-04 20:39:00)
标签:
红利
关注
行情
交易日
消费
人士
市场
业内人士
-
春节期间DeepSeek持续火热,掀起科技主题港股的狂飙行情。2月4日,港股主要指数大幅走高,或受DeepSeek提振,部分港股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股也均走强。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也表示,A股和港股的估值吸引力比较明显,处于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2025-02-04 19:57:00)
标签:
港股
四季
个股
持仓
报收
估值
-
数据显示,春节假期结束后,公募市场将有33只新发基金开启募集。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梳理发现,自2月5日起,万家鑫明A、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建信丰融A等33只基金将在2月份发行中欧基金表示,从资金面来看,2025年预期ETF资金净流入规模或大幅度提升,保险资金亦会出现大幅度的资金净流入,外资配置A股的比例有望持续提升。(2025-02-04 10:55:00)
标签:
净流入
资金
募集
开启
指数
权益
-
图表1:国金·月度金股│2月回顾1月A股市场表现,在经历了12月上旬至1月上旬的调整后,1月中旬以来指数开启反弹,全月小盘指数强于大盘指数。数据显示,截至1月27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中,北证50实现上涨,月度环比录得1.9%;而上证50、上证指数、沪深300等指数则出现下跌,月度环比分别录得-3.8%、-3.0%、-3.0%。“春季行情”的终结,依旧强调关注国内基本面“退坡”和海外风险重新抬升。一方面,本轮“宽货币+宽财政”作用在企业、居民“负债端”,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改善现金流,促使居民、企业“花钱意愿”的影响周期,一般在4个月左右,可参考2013年6~10月和2019年1~4月;同时,考虑到M1向PPI传导周期至少9个月,最快今年Q3方可以看到“盈利底”,故我们需持续观察本轮国内基本面修复的持续性,预计2025年3月需重点关注PMI生产、订单及M1等驱动力是否可能有所减弱,意味着国内基本面将再次“退坡”(2025-02-04 09:55:00)
标签:
基本面
负债
周期
失业率
居民
指数
关注
-
一度火热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开年以来有所降温。截至春节前,据统计,2025年以来一共有16只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成立,其中只有5只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其余11只规模均不足10亿元,甚至还有基金募集规模1亿元出头消费方面,华商甄选回报混合、华商消费行业股票基金经理崔志鹏表示,当前消费行业预期和估值整体或处于历史较低位置,食品饮料等必选消费有望企稳恢复,比较重视部分以旧换新等政策发力相关行业的EPS上修空间,同时也将持续关注部分消费新产品新模式的长期机会与餐饮链、人力资源等顺周期弹性方向的右侧机会;外需方面,贸易政策和海外需求虽有不确定性,但长期增长空间仍然较大,继续看好品牌消费出海的投资机会,将重点关注海外需求稳定、国内供应链比较领先的行业与公司(2025-02-04 09:37:00)
标签:
指数
规模
成立
募集
增强
消费
布局
-
从股东回报规划看优质高股息公司。数据宝特推出《开“巳”大吉》新春系列稿件,聚焦春季“躁动”机遇,本文为第二篇——《公司分红篇》。值得一提的是,中材国际同时出现在两张排行榜表格中,这表明用第二种方式计算潜在股息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025-02-04 07:34:00)
标签:
股息
分红
公司
收益
红利
收盘价
指数
中位数
-
新年新气象!农历蛇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如何正确投资成为A股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券商中国记者采访了外资券商资管权益投资负责人、券商首席策略分析师在内的多位市场机构人士此外,美国再通胀风险加大,降息节奏预计相对谨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面临短期上行压力,也会对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产生扰动。从国内来看,地产在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处于去库周期,虽然拖累作用将逐步减弱,但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2025-02-04 04:16:00)
标签:
政策
市场
投资
内需
有望
经济
投资者
周期
-
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的各分项指数,涨跌互现。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的各分项指数,涨跌互现。(2025-02-03 09:17:00)
标签:
指数
制造业
区间
制造
分项
涨跌
原材
-
在2024年银行股走强的基础上,2025年银行股走势或将如何?数据显示,2024年,万得银行指数涨幅达43.53%,跑赢大盘;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2.67%、14.68%、13.23%。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可选择红利贡献稳健回报,选择业绩增速稳定、分红率稳定、资产质量稳定、估值波动低的个股,或是ROE高且确定性强,当前估值溢价仍处低位的个股。(2025-02-01 08:33:00)
标签:
估值
投资
资金
稳定
证券
分红
-
浙商证券1月27日发布研报表示,国内宏观政策积极发力,经济基本面边际改善,再叠加外部风险阶段缓和,为A股市场演绎创造了较为有利的环境,节后大盘有望延续当下的结构性修复行情。Choice数据显示,统计过去10年上证指数节后表现可以看到,节后5日和10日的A股上涨概率达到了70%。国金证券张君昊在1月27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5-02-01 07:53:00)
标签:
中表
关注
证券
建议
有望
落地
-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股三大指数收跌。道指跌0.75%;标普500指数跌0.5%;纳指跌0.28%。“美股七姐妹”涨跌不一,特斯拉、谷歌、亚马逊涨超1%,微软、Meta小幅上涨。哈特尼特写道:“美国的特殊性已变得异常昂贵,且被极度持有。‘七巨头’或成‘滞后七巨头’,这将支持美国及全球股票和信贷市场的进一步扩展。”(2025-02-01 06:41:00)
标签:
指数
苹果
期货
巨头
原油
市场
产品
表示
-
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止收盘,道指跌0.75%,纳指跌0.28%,标普500指数跌0.53%。当地时间30日,巴西总统卢拉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总统府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表示,如果美国对巴西商品加征关税,巴西将采取对等措施,对美国商品征收相应关税。他强调,国际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2025-02-01 04:30:00)
标签:
时间
关税
管制
指数
措施
-
突然直线拉升!今天早上,亚太市场开盘后,昨天杀跌的A50突然大爆发。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涨幅一度扩大至2%以上。值得注意的是AI对情绪的提振。浙商证券认为,DeepSeek高性价比的特征不仅冲击了美国AI大模型的垄断地位,而且对国内自主可控的信心和情绪具有明显的提振作用,中国科技企业长期依赖进口技术的局面有望出现积极变化,建议关注TMT、军工、高端制造等科技成长板块。(2025-01-31 10:22:00)
标签:
关税
指数
市场
科技
杀跌
涨幅
情绪
-
美股市场:美东时间周四,美股三大指数收盘上涨。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收涨31.87点,涨幅0.53%,报6071.17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68.61点,涨幅0.38%,报44882.13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49.43点,涨幅0.25%,报19681.75点。本周曾经有报道称,日本软银集团有意投资OpenAI 250亿美元,取代微软成为这家创业公司的最大金主。最新报道显示,即便放在盛产科技股泡沫的硅谷,这笔交易的规格也很不寻常。(2025-01-31 05:09:00)
标签:
涨幅
上涨
指数
黄金
时间
交易日
交易
-
2025年1月,上证综指下跌3.02%,深证成指下跌2.48%,创业板指下跌3.63%。尽管A股主要指数出现调整,但两市仍有不少股票走出独立行情。海通证券一分析师告诉《大众证券报》记者:“1月大盘出现调整,能在弱市中上涨的品种实在不易。不过,对于累计涨幅过大的品种,不宜再去追涨,投资者可多在涨幅相对温和的品种中寻找机会。”(2025-01-30 06:39:00)
标签:
公司
涨幅
下跌
装备
品种
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