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创新药国谈即将启动,2024年医保目录拟新增的药品涵盖肿瘤、眼科、内分泌、麻醉等多个领域,国产创新药的比例显著增加。这些药物涉及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以及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Ⅱ型糖尿病、慢性疼痛等重大疾病,反映出国内药企在研发与产业升级方面的显著进步。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落地执行不及预期,产品进院及临床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政策变动,其他系统性风险等。(2024-09-25 08:18:00)
标签:
医保
药物
创新
领域
国产
-
二季度以来,次新基金的建仓节奏有所分化。从已经披露二季报的24只次新基金来看:部分基金已打出大部分“子弹”;多数次新基金处于观望状态,建仓速度较为缓慢。展望未来,中欧时代先锋股票罗佳明表示,将继续聚焦几个确定性较强的方向,包括上游资源品、具有海外创收能力的企业,以及科技创新相关板块,如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和生物创新药物领域。(2024-07-29 01:36:00)
标签:
仓位
二季度
混合
季报
权益
成立
披露
-
海外明星基金经理分享明年投资经:别笃信科技股、仍看好减肥药!高盛表示,随着GLP-1减肥药热潮的持续,到2028年,服用该减肥药的美国人或多达6800万,约占美国人口的20%。这可能会推动GLP-1药物的收入飙升至4000亿美元。(2023-12-19 10:41:00)
标签:
科技股
表示
股票
科技
可能
-
基金经理一年一度的“年末加油行情”已变成“躺平”。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从最后一个月内公募发布的上市基金交易公告书披露的细节发现,基金公司普遍对做多年末行情保持“克制”,月内披露上市交易书的十余只新基金在A股的平均仓位低于15%,但在港股市场的布局上,基金经理股票仓位投入果断,部分基金产品在年末调仓后的含港成分快速提升。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经理周思聪也认为,为了快速上市,抢占市场,一代创新药往往普遍具有效果低、不良反应较大等问题,随着对药物要求的提高,药品销售竞争的重点从快变成好,这给改良型新药留出了提升和改进空间。国外一代产品一家独大成为旧事,中国创新药企业在二代改良新药领域不断耕耘并开花结果,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低的中国二代改良型新药开始成为国际主流治疗方案,重点看好包括化药、生物药、仿制药、中药创新药、CXO、原料药等广义上的创新制药行业性机会,以及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挖掘个股性机会。(2023-12-18 07:24:00)
标签:
港股
仓位
市场
创新
股票
产品
经理
-
风险提示: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2023-11-08 08:41:00)
标签:
投资
量化
发起
优选
药物
关联基金:
银华抗通胀主题(QDII-FOF-LOF)A
银华智能汽车量化股票发起式A
银华中证500价值ETF
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
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
银华中证国防安全指数分级
银华中证基建ETF
银华中证基建ETF发起式联接A
-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日ADC赛道进展频现:1)ESMO年会上,多款ADC类药物展现良好疗效,继续验证其作为下一代肿瘤治疗基石药物的潜力;2)和ADC有关的授权交易持续落地,交易金额持续走高。风险提示:药品临床研发失败;对外授权交易被合作方终止合作;同靶点药物竞争加剧。(2023-10-25 07:37:00)
标签:
交易
药物
企业
临床
赛道
领域
-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在此前CVOT临床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又再下一城,在慢性肾病FLOWIII期临床研究中因达到预期终点而提前终止临床试验,相应用药人群全球超1亿人,市场空间超200亿美元。中信建投认为,GLP-1类药物目前已在2型糖尿病、超重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和慢性肾病中展现出临床获益,可覆盖人群庞大。商业推广不及预期风险:产品在商业推广中存在推广进度不及预期,销售费用变化,竞争环境改变等风险。(2023-10-17 07:42:00)
标签:
临床
患者
药物
预期
-
近期,受海外减肥药等相关技术获得突破等影响,A股医药生物板块逆市走强。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对该板块上市公司也展开了密集调研。据东吴证券统计,目前国内处于临床阶段的GLP-1相关靶点的药物超过30种,品种逐渐增多,竞争逐渐红海。(2023-10-16 14:59:00)
标签:
公司
调研
量子
临床
机构
-
10月12日,银华基金2023年四季度策略会于线上举行,多位基金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进行了市场研判。具体到创新药的细分领域,王帅主要看好ADC、CGT、双抗和核酸药物四个领域。他表示,ADC是肿瘤靶向药物代表,预计国内2-3年内有望迎来ADC药物爆发期;CGT是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发展潜力巨大;双抗药物营收能力强,具备爆款潜力;核酸药物不仅局限在罕见病领域,也成功进军慢病市场、肿瘤市场,市场空间大幅提升。(2023-10-12 12:19:00)
标签:
板块
市场
方向
周期
创新
药物
-
01减肥药板块大涨5%最近,减肥药板块大火,昨天更是逆势上涨5.44%,博瑞医药、常山药业20CM涨停,其中,常山药业已经连涨8天,累计涨幅超过了79%。此前9月18日,常山药业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常山凯捷健生物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近日收到艾本那肽III期临床研究总结报告。总结来看,医药是个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但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的行业,所以在投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了解并选对赛道,通过均衡配置来降低风险。(2023-09-26 08:04:00)
标签:
医药
行业
药业
板块
政策
上涨
关联基金:
红土创新医疗保健股票
-
中信建投表示,GLP-1作为经典的降糖和减重靶点,在新适应症拓展上潜力显现。诺和诺德SELECT研究的成功,证明通过GLP-1类药物进行减肥不仅仅会带来体重下降,同时还可让CVD患者得到心血管保护投资建议:GLP-1类药物不仅有降糖与减重功效,同时在多个适应症中可让患者获益,背后可治疗的人群广泛,市场空间大。我们认为应关注国内管线价值高、临床进度靠前、渠道推广能力强的公司。(2023-08-23 07:25:00)
标签:
药物
患者
研究
-
中信建投表示,GLP-1类药物已证明其临床价值与商业化潜力。国内超重与肥胖患者人群基数广泛,健康需求催化GLP-1类药物市场增长。我们认为应关注国内管线临价值高、临床进度靠前、渠道推广能力强的公司。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研发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审批不及预期风险;商业推广不及预期风险。(2023-08-11 07:34:00)
标签:
风险
药物
临床
患者
价值
预期
商业
-
今日(8月11日)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盘初股指逐步震荡走弱,午后延续弱势,进一步下探,从而导致跌幅扩大,全天A股呈现脉冲式下行的弱势格局。(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2023-08-11 14:43:00)
标签:
政策
关注
城市
发展
赛道
建议
房地
-
创新药被许多人誉为医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药物创新关乎医学进步与人类健康。青霉素等抗菌类药物的出现,让细菌感染不再像以前一样致命;疫苗的发明,让人们免于众多疾病的威胁;降压降脂等各类药物面世,有效帮助许多患者应对慢性病、延长寿命从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长期收益风险表现来看,自基日2014年12月31日至2023年7月31日,指数年化收益率为8.2%,年化波动率为27.5%,夏普比率为0.40。(2023-08-07 07:11:00)
标签:
创新
指数
成份股
产业
药物
成份
-
7月12日,阿斯利康ADC药物新适应证在中国获批;7月11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ADC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7月11日,背靠默沙东且专注ADC药物的科伦博泰正式在港股上市,盘中最高涨超6%;7月10日,“创新药一哥”百济神州与映恩生物达成临床前ADC药物的授权合作。《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在临床研发阶段,应该加强对于ADC药物安全性的监测和相关数据收集,充分揭示其安全性特征。(2023-07-16 07:38:00)
标签:
药物
临床
生物
赛道
安全性
-
证券时报e公司讯,华泰证券研报表示,7月4日国家医保局公开征求《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意见。我们整体看好本次国谈续约规则对创新药销售放量的促进作用,建议重点关注:1)考虑到新适应症纳入医保后不会在续约时产生额外降幅,多适应症药物或更为受益,如肿瘤免疫药物和ADC等;2)考虑到长期销售后降幅收窄且进入常规目录的规则明确,放量速度相对更慢的慢病药物受到的医保驱动或更为明显;3)头部药企和biopharma商业化能力较强、管线品种丰富,受益趋势更为明确。(2023-07-06 07:15:00)
标签:
续约
医保
降幅
规则
药品
药物
-
5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生物医药板块上涨0.73%。记者留意到,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持股情况时透露,公募基金正在悄悄加仓医药板块。众多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如何把握?陈兴文认为,在医药板块中,创新医疗器械板块、特色原料药生产龙头、创新药物研发生产成长股和基因工程等细分领域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2023-05-22 23:17:00)
标签:
医药
板块
行业
细分
持股
领域
创新
-
《风口研报》今日导读1、流感:①随着全国发热门诊人数增多,甲流多次冲上了热搜;②流感不等于普通感冒,高发季节传染危害不容忽视;③疫苗行业渗透率提升和市场扩容,流感药物多样化;④流感检测方法多样,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布局产品。(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2023-03-15 12:56:00)
标签:
生殖
渗透率
-
《风口研报》今日导读1、油气资源:①当前“三桶油”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国企估值有望迎来重塑空间;②多重因素下整体供需偏紧对全球油市构成一定支撑,未来原油均价中枢提升;③国内政策进一步发力,能源安全问题提升增储上产重视度,行业迎来布局新机遇。(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2023-03-07 13:11:00)
标签:
原油
提升
药物
有望
估值
迎来
-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国内流感抬头,诊疗方案成熟、涉及众多企业,整体影响有限。流感有成熟的疫苗、药物和诊断方案,所以对民众生活影响有限。疫情变化反复;药械招采政策严于预期、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强于预期、创新药及器械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变化难以判断。(2023-03-06 07:27:00)
标签:
医药
行业
疫情
产业链
创新
变化
-
中信建投: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支持力度 建议关注中药创新药等细分赛道疫情优化主线:根据海外经验,随着防疫政策逐步优化调整,自我诊疗类药物需求持续提升,呼吸品类药物需求明显增加;建议关注自我诊疗市场的感冒呼吸品类相关公司,我们看好华润三九、以岭药业、太极集团、康缘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关注葵花药业、济川药业等。(2023-03-01 07:09:00)
标签:
中医药
中医
发展
工程
药业
创新
-
中信建投证券1月12日研报表示,21年7月以来,创新药显著跑输恒生综指,既有外部加息因素的困扰,也有内部定价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出海遭遇不顺等多方面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行业迎来多方面改观,政策面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明确,鼓励和加速创新药进医保的态度更加明确,行业面内部“出清”加速进行,构建多层次健康生态。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超出预期;新药审评进度不达预期;市场推广不达预期。(2023-01-12 07:38:00)
标签:
生物
创新
医保
预期
行业
药物
技术
-
2022年12月30日,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以“红盘”落幕。当天,上证指数涨0.51%,深证成指涨0.18%,创业板指跌0.11%,数字经济主题抢眼,云计算、虚拟人、区块链题材走强,新冠药物概念股回撤。长江证券研报观点则认为,2023年最大的配置主线将回归核心资产,阶段性的地产、消费强复苏环境下将较大程度上催化市场对全面复苏的预期,因而,大的配置方向应当倾向大盘、价值风格,因为这类资产在复苏前期的盈利确定性更高,仓位容易上量,回撤风险也相对可控。(2023-01-01 10:12:00)
标签:
收益
经理
重仓股
指数
配置
业绩
复苏
-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2023年,新起点伊始,医药行情有望围绕“复苏”展开。此处的“复苏”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疫情复苏,包含了政策预期缓和、企业发展阶段变化以及疫后修复等,建议重点关注四大复苏机遇:企业经营周期、院内诊疗、消费医疗、创新需求与制造的复苏;同时建议关注穿插演绎的防疫工具机会(疫苗、新冠药物、自主诊疗)。创新需求与制造的复苏:疫情扰动结束,行业景气度回升;制造端成本有望下行,重点关注 ①原料药:成本下行带来盈利能力恢复,新一轮产品、产能周期开始;②CRO&CDMO:医药投融资改善,大订单逐渐消化;③上游试剂耗材:投融资需求加速恢复,技术驱动加快国产替代;制造能力持续提升,下游需求持续恢复(2022-12-27 07:23:00)
标签:
复苏
需求
关注
有望
恢复
疫情
制造
-
12月19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上证指数领跌盘中一度失守3100点,市场投资热度有所回落。展望2023年的行业配置方向,陈雳建议三条主线布局投资机会:一是关注防疫类的医药产业,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对于防疫相关药物、器械的需求将持续提升,关注新冠治疗药物的使用,如阿兹夫定产业链;二是关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消费”产业,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关注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向如:改善性住房(住房需求)、养老服务(医疗保障需求)、文化传媒(满足人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等领域;三是数字经济方向,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而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行业效率和服务水平。(2022-12-20 00:12:00)
标签:
经济
消费
有望
政策
市场
提升
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