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摘要: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国产新药进入收获期。国产新药各阶段临床试验自2017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其中注册性临床开展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23年国内药企注册性临床开展数量为270个,已与美国的222个注册临床不相上下风险提示:创新药疗效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及审批进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医保谈判价格不及预期风险、药品销售不及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全球业务相关风险等。(2024-09-13 08:15:00)
标签:
创新
新药
临床
国产
出海
风险
增长
预期
-
国泰君安证券近日研报表示,创新药企业估值处于低位区间,看好头部创新药企。截止2024年7月5日,年初以来申万一级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0.6%,科创板上市的29家创新药公司平均下跌23.7%,整体估值水平处于低位区间风险提示。研发及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新药进院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推行节奏和强度超预期等。(2024-07-08 07:24:00)
标签:
创新
低位
估值
区间
下跌
新药
预期
-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全国性方案出台。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此次国常会进一步明确,要统筹用好“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套使用”等政策。(2024-07-07 03:59:00)
标签:
创新
发展
支持
新药
支付
政策
医保
-
中国医药产业正面临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同比下降3.7%,利润同比下降18%,为多年来所未有;另一方面,中国的生物医药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正在从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阶段转变“根据沙利文数据,2022年~2027年,中国创新药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0%,远超GDP增速。未来,头部创新药企不仅现有产品可能快速放量,诸多新适应症和新产品也将渐次上市。(2023-12-24 04:40:00)
标签:
创新
医药
医保
周期
新药
放量
超过
行业
-
基金经理一年一度的“年末加油行情”已变成“躺平”。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从最后一个月内公募发布的上市基金交易公告书披露的细节发现,基金公司普遍对做多年末行情保持“克制”,月内披露上市交易书的十余只新基金在A股的平均仓位低于15%,但在港股市场的布局上,基金经理股票仓位投入果断,部分基金产品在年末调仓后的含港成分快速提升。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基金经理周思聪也认为,为了快速上市,抢占市场,一代创新药往往普遍具有效果低、不良反应较大等问题,随着对药物要求的提高,药品销售竞争的重点从快变成好,这给改良型新药留出了提升和改进空间。国外一代产品一家独大成为旧事,中国创新药企业在二代改良新药领域不断耕耘并开花结果,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低的中国二代改良型新药开始成为国际主流治疗方案,重点看好包括化药、生物药、仿制药、中药创新药、CXO、原料药等广义上的创新制药行业性机会,以及创新医疗器械和设备挖掘个股性机会。(2023-12-18 07:24:00)
标签:
港股
仓位
市场
创新
股票
产品
经理
-
核心观点阿尔茨海默病基数庞大,早期干预相关市场空间广阔。阿尔茨海默病为临床最常见神经认知障碍,2022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8亿,该群体认知障碍患病率约为6.04%,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约60-80%,对应患者人数1,000-1,400万人,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呈逐年增长态势。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价格下降的风险、政策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2023-11-29 08:09:00)
标签:
风险
新药
认知
临床
患者
-
本周,北上资金净卖出逾131亿元,致使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跌破1000亿元。分市场看,沪股通净卖出逾67亿元,深股通净卖出约64亿元。财信证券表示,受益于国内常规诊疗需求的恢复以及行业政策支持等,化学制剂中药、线下药店、医疗设备、民营医院、血制品板块的业绩增长良好盈利水平稳中向好。建议关注产品临床价值高、正处于快速放量阶段的创新药企等。(2023-10-14 12:46:00)
标签:
买入
北上
资金
卖出
生物
行业
获得
-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医药行业政策环境回暖隐现,学术活动有序恢复。新一轮医保谈判临近,支付环境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国产创新药陆续出海,国际化进展可喜。风险因素。①药品医保谈判或集采大幅降价风险;②新药开发失败及临床试验失败风险;③新药进院销售不及预期风险;④国际市场的海外地缘政治风险。(2023-10-11 07:12:00)
标签:
医保
创新
生物
环境
风险
医药
有望
-
光大证券研报表示,创新药板块经过回调之后,估值已具备吸引力,医疗反腐重塑商业逻辑,政策环境稳步改善,高临床价值创新药未来将得到更好的商业环境。同时市场情绪有望触底回升,创新药蕴含潜在超额收益。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政策调整的风险;利率环境变化的风险。(2023-09-13 07:12:00)
标签:
创新
风险
估值
环境
市场
回升
板块
-
减肥药概念又火了。9月11日开盘,减肥药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收盘,常山药业20CM涨停,金凯生科上涨12.68%,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圣诺生物等多股涨幅接近6%。转型中的“一哥”恒瑞医药近年来也大举布局代谢领域。今年5月,恒瑞医药公告称,HRS9531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减重适应症的2期临床试验。(2023-09-12 00:18:00)
标签:
医药
-
7月26日,国资委官网发文指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综上,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研发力量不断崛起。国有资本与优质医药创新企业“相互奔赴”,有利于行业基础研发实力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助力我国从制药大国走向制药强国。(2023-07-29 00:09:00)
标签:
资本
创新
国有
医药
基础
战略
产业
-
医药主题基金偶尔的“风格漂移”,曲线救基的策略凸显出医药股或已在底部。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医药行业连续两年深度调整背景下,基民的绝望情绪已使得不少基金经理不再愿意被动接受市场的下跌,一些医药基金经理开始通过短期的交易性策略,来平缓基金净值的表现,从而跑赢行业基准。鹏华基金金笑非也认为,已对组合做了很大的调仓,看好的创新药、中药、消费、医疗方向,其中创新药是主体持仓,尽管今年以来的医药的波动很大,但对医药总量上仍然保持乐观,看好新周期开启,细分方向,创新药板块受到海外利率影响,波动较大,已在下跌中逐步加仓,同时把上涨比较多的中药板块做一定兑现,未来会密切关注业绩超预期的方向。(2023-06-16 11:26:00)
标签:
医药
漂移
风格
净值
经理
策略
-
港股上周维持震荡。国内通胀不及预期,令市场质疑经济复苏动力。另一方面,国内社融信贷及进出口数据超预期改善,海外美国通胀超预期下行,二季度国内经济复苏及海外流动性正面因素正在积累行业配置方面,继续布局弹性品种。1)海外流动性敏感的行业,例如恒生科技指数和创新药等。2)布局行业景气周期仍在寻底,静待拐点到来的行业,如消费电子、半导体和汽车等(2023-04-17 07:24:00)
标签:
预期
港股
经济
流动性
复苏
下行
市场
行业
-
嘉宾介绍:皮劲松,中国药科大学硕士,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先后任职于中药固体制剂国家工程中心、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2012年4月加入东莞证券研究所任研究员,2014年8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所以这个行业可以有很长的投资机会,虽然大家觉得这些公司估值很高,但股票总有调整的时候,可以适当地重点关注这些板块,包括眼科、医美。(2023-02-03 00:01:00)
标签:
板块
医药
可能
公司
比较
-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南北向资金共同加仓医药生物板块,其中以医疗设备、研发外包、药品及医疗服务板块最为明显。控费政策超预期风险;投融资不及预期风险;新药临床试验失败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2023-02-02 07:59:00)
标签:
板块
医药
资金
疫情
市值
持仓
逻辑
-
中信建投证券1月12日研报表示,21年7月以来,创新药显著跑输恒生综指,既有外部加息因素的困扰,也有内部定价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出海遭遇不顺等多方面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行业迎来多方面改观,政策面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明确,鼓励和加速创新药进医保的态度更加明确,行业面内部“出清”加速进行,构建多层次健康生态。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超出预期;新药审评进度不达预期;市场推广不达预期。(2023-01-12 07:38:00)
标签:
生物
创新
医保
预期
行业
药物
技术
-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其他长期跟踪推荐: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尔眼科、万泰生物、沃森生物、康希诺、华大智造、康泰生物、凯莱英、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美迪西、阳光诺和、百诚医药、鱼跃医疗、丽珠集团、诺唯赞、我武生物、诺诚健华、纳微科技、艾博医疗、贝达药业、通化东宝、伟思医疗、奥精医疗、英科医疗、昊海生科、心脉医疗、百普赛斯、欧林生物、凯普生物、瑞科生物、神州细胞、一品红、南微医学、爱博医疗等。(2022-12-23 13:49:00)
标签:
医药
创新
生物
眼科
关注
政策
消费
-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2022-11-30 00:00:00)
标签:
新药
产品
机床
关联基金:
国泰利安中短债债券A
-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国融证券:政策、情绪、估值、业绩四重共振医药板块拐点已至近期医药行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虽然直接原因与网传的集采政策规则变缓和有关,但医药板块自去年年中开始持续调整,已经累积巨大跌幅,情绪和估值已经降至谷底。医药政策持续边际回暖,目前医药板块处于历史估值和基金配置底部,建议重点关注医药创新、医药先进制造和医药消费三大方向。建议关注:药明生物、药明康德、昭衍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2022-10-20 11:48:00)
标签:
医药
板块
关注
政策
估值
建议
疫情
-
10月18日,医药股延续强势。截至当日收盘,A股医药生物板块涨1.9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居前。具体到个股,国金证券建议关注药明生物(02269.HK)、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昭衍新药(603127.SH、06127.HK)、恒瑞医药(600276.SH)、百济神州(688235.SH)等。(2022-10-19 00:19:00)
标签:
医药
板块
政策
估值
生物
行业
创新
-
近期,上市公司回购公告显示,部分医药股被公私募明星基金经理、社保基金加仓,其中包括葛兰、吴兴武等“医药”赛道的知名基金经理。具体投资方向上,吴兴武表示,从中长期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他较为关注医疗服务,以及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XO(药品服务外包)。他对医疗器械和新药领域持观望态度,强调精选个股。(2022-08-16 07:00:00)
标签:
医药
经理
回购
公司
板块
投资
-
7月26日晚间,CRO龙头药明康德(603259)披露半年报,进一步印证了公司上半年超预期的业绩表现。此前药明康德已向市场释放信心:公司于7月21日晚间更新了2022年全年业绩目标。二级市场上,二季度药明康德股价呈现震荡调整,最新收于101.56元/股。今年以来,该股跌幅约14%。(2022-07-27 08:07:00)
标签:
增长
业务
收入
公司
业绩
二季度
-
备受争议的生物医药,似乎突然“又行了”?!去年,医药股遭遇“滑铁卢”般的大幅下跌,行业平均跌幅超过50%。今年上半年,在大盘回调的背景下,生物医药板块也一直表现平平展望后市,赵蓓表示,景气周期向下的个股仍有调整风险,整体策略依然是精选个股。赵蓓表示,经过前期的调整,生物医药板块已进入估值相对合理阶段,未来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或仍会维持在较高增长状态,全球创新药产业链未来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她仍战略性看好这一方向。(2022-07-08 08:22:00)
标签:
医药
行业
回撤
生物
投资
估值
-
随着4月底市场的回暖,医药板块开始逐步修复,医疗股也随之上涨,基金也开启了回血。不过反弹几天,又大跌。周一早盘,药明康德跌近10%,昭衍新药、凯莱英、泰格医药、九洲药业、美迪西、博腾股份等跌超4%。其实这是投资中一个很大的误区,股市里面并没有所谓“常胜将军”,如果因为基金短期表现不佳,就去频繁更换不同风格、不同行业偏好的的基金,很可能会造成“反复踏空”。因此,我们不妨多给医药主题基金一点耐心。(2022-06-13 12:41:00)
标签:
医药
行业
仓位
投资
增长
减持
-
嘉宾介绍:皮劲松,创金合信基金经理,深耕医疗行业12年,2009年9月起曾任职于中药固体制剂国家工程中心、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2012年4月加入东莞证券任研究员,2014年8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现任基金经理,擅于从实业前瞻角度看投资。那么整个市场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如果说大家能够确定性的知道这个底的话,我砸锅卖铁我肯定去把我所有的钱都投进去,把银行理财全部赎回,然后去后面的还去银行再去借点钱来炒股票,所以所以客观上来讲底,你们来问我什么时候能够有这个底,这个底其实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没有办法告诉大家这个底在哪里,我们只能够从胜率和概率的角度来讲,就是说来找出一个相对偏底部的区域,相对更安全的,相对更值得大家坚守或者更值得大家加仓的这样的一个区域。(2022-05-11 00:27:00)
标签:
医药
估值
市场
板块
疫情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