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北向资金2024年A股持股数据公布,这也是沪深港通信息披露机制调整后,北向资金年度持股数据首次亮相。具体到2024年第四季度,北向资金净买入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传媒、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天风证券策略团队提示,金融板块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行情表现并不突出,因此北向资金对非银板块的增持较大是值得市场注意的信号。(2025-01-18 02:58:00)
标签:
金融板块
北向
资金
买入
板块
持股
行业
重仓股
-
红星资本局12月1日消息,震荡行情下,一批“风格漂移”的基金受到市场关注。近日,第三方基金评价机构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发布了《关于2024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不予评价的说明》,认为有15只基金产品存在“风格漂移”现象该基金的投资目标原为“包括智能机器、智能穿戴、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电网以及因采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化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然而,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被银行股包揽,截至三季度末,已连续超过20个季度持有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基金经理称“在震荡的市场中将继续重点投资于低估值的金融板块”。(2024-12-01 19:05:00)
标签:
风格
投资
漂移
产品
智能
重仓股
-
在多重利好推动下,上周五A股迎来强劲反弹,全市场超5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1万亿元。最终沪指涨2.91%,深证成指涨4.71%,创业板指大涨7.95%,投资热情再度点燃。除了券商板块,大金融板块的银行也被机构投资者看好,“在目前政策落地效果尚在验证的过程中,银行板块有着更明确的业绩拐点预期和持续的经营能力,使得它们在政策出台后成为投资者的优选配置。”有机构策略分析师表示,投资者也可关注相关指数基金。(2024-10-21 00:34:00)
标签:
板块
券商
政策
投资
投资者
牛市
机构
业绩
-
在多重利好推动下,上周五A股迎来强劲反弹,全市场超5000只股票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超2.1万亿元。最终沪指涨2.91%,深证成指涨4.71%,创业板指大涨7.95%,投资热情再度点燃。除券商板块外,大金融板块的银行也被机构投资者看好。“目前政策落地效果尚在验证的过程中,银行板块有着更明确的业绩拐点预期和持续的经营能力,使得它们在政策出台后成为投资者的优选配置(2024-10-20 11:56:00)
标签:
板块
券商
投资
政策
投资者
行情
指数
-
近段时间以来,投资者做多中国资产热情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关注度显著提高。截至10月10日收盘,港股三大指数全部收红。进一步来看,港股非银金融板块表现较好受益于流动性、经济基本面、资产结构、估值等多方面因素。例如,从资产结构看,中证港股通非银金融主题指数中70%的行业权重集中在保险行业,保险行业对经济预期的敏感度更高,在全球流动性改善、国内经济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更具成长性。(2024-10-11 00:04:00)
标签:
港股
指数
科技
表现
基本面
互联
-
国庆假期,A股市场休市,但资金“不放假”,港股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此外,港交所上市的跟踪A股指数的ETF也出现暴涨,市场做多情绪火热。中信证券表示,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受益于货币宽松、地产和提振资本市场政策持续落地的非银金融板块,特别是强贝塔属性的保险和港交所,以及估值修复有望延续的消费和科技相关行业,包括互联网、生物科技、教培、消费电子。(2024-10-08 07:39:00)
标签:
港股
涨幅
指数
市场
资金
国庆
科技
-
中信证券9月26日研报表示,在当前港股市场底部特征再度显现、业绩预期差逐步兑现,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政策应对空间加大的背景下,我们判断今年8月初以来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至11月初。结合上述分析,在当前港股市场底部特征再度显现、业绩预期差逐步兑现,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政策应对空间加大的背景下,我们判断今年8月初以来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至11月初。此外,若地产周期的预期企稳,成长风格料继续跑赢红利策略,基准场景下我们建议关注两大主线:1)受益于政策持续推出和悲观情绪逆转的金融板块,特别是非银金融中的保险;2)估值修复有望延续的消费和科技行业,包括互联网、生物科技、教培、消费电子。(2024-09-27 07:56:00)
标签:
港股
估值
市场
大选
降息
政策
预期
消费
-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宏观总量运行虽仍有压力,但预计政策会持续聚焦新动能,带来其全面发力,经济结构中的亮点将更加凸显。港股市场,建议关注三大主线:1)受益于政策持续推出和悲观情绪逆转的大金融板块,特别是保险和地产产业链;2)估值修复有望延续的消费和科技行业;3)受益于国内消费品以旧换新、美国补库存以及行业景气度好转的消费电子。(2024-07-13 11:09:00)
标签:
产业
消费
政策
投资
行业
周期
估值
港股
-
A股震荡整理:成交额突破万亿短剧游戏概念股爆发沪指跌0.16%,深证成指跌0.04%,创业板指涨0.02%。成交额超万亿,短剧游戏概念爆发,传媒、游戏、医疗器械、电子化学品板块涨幅居前,风电、保险、证券、多元金融板块领跌。中信建投点评OpenAI首届开发者大会:利好相关应用厂商和AI大模型商业化推进(2023-11-08 15:05:00)
标签:
成交额
金融
板块
游戏
风电
-
高盛最新报告显示,“国家队”自8月以来可能通过在8月份购买一些ETF来支撑市场。消息一出,配合10月16日收盘前沪指的拉升,市场继续对“国家队”浮想联翩。这种变化也获得机构的认可,某业内人士表示,“国家队”入场,除了入四大行等大金融板块之外,买入主流宽基ETF的确是较好的方式,原因在于:一方面买个股容易造成关联交易、“老鼠仓”等猜测,申购宽基ETF能够更好达到为市场托底的效果;另一方面,从海外国家队入市的过经验来看,借道ETF是多数央行的选择。(2023-10-17 05:41:00)
标签:
国家队
国家
持有
规模
市场
持有人
净流入
市值
-
前三季度公募基金业绩已经出炉。在主题行情演绎下,今年各月业绩领跑基金上演“各领风骚数百天”的业绩接力赛。目前,东方区域发展以今年以来超50%的业绩暂时领跑全市场基金从历史表现来看,富国基金认为,以各风格、各行业2010年至2022年四季度的涨跌幅中位数作为衡量标准,四季度往往呈现“蓝筹回归”的姿态。风格维度看,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价值,以及消费和金融板块表现更为占优;行业维度看,家用电器、建筑材料、机械设备、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的表现往往更为占优。(2023-10-01 07:05:00)
标签:
业绩
市场
表现
领跑
占优
四季
板块
-
中信建投证券:政策信号意义明显,市场短期信心有望获得明显提振8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当日晚,证监会一连发布三条公告:《证监会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证监会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证券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支持适度融资需求》,信息量大。大宗商品相关资产仍然是首要推荐。第二,金融板块在基本面见底时期有明显超额收益,值得关注。房地产、建筑同样值得关注。(2023-08-28 00:12:00)
标签:
市场
政策
印花税
印花
有望
证监
证券
券商
-
北上资金逆市连续加仓非银金融与房地产行业。非银金融板块北上资金持股量创新高本周A股主要股指持续下跌,北上资金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出,合计一周净流出255.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108.19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47.61亿元。医药巨头迈瑞医疗本周遭到北上资金减持,一周合计净卖出20.07亿元。公司近期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表示,在医疗反腐的背景下,医院将更加重视采购流程的规范化和经销商的合规化(2023-08-13 12:28:00)
标签:
北上
资金
合规
行业
持股
流出
公司
增长
-
近期,市场强势反弹,资金延续4月中旬以来的浓厚“抄底”情绪。7月以来,约383亿元资金涌入A股ETF,科创50、沪深300相关ETF最为吸金。对于大金融板块,国泰基金表示,考虑到其在融资服务经济的职能以及财富管理促进内循环的作用,后续在流动性相对宽松及资本市场改革政策红利下,大金融板块有较强的估值修复动力及修复弹性,当前板块具备一定的中长期投资布局价值,可以分批逢低布局。此外,建材ETF、家电ETF近期小幅上涨,不过,要警惕因宏观经济不景气,房地产市场改善型消费升级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2023-07-31 06:52:00)
标签:
资金
净流入
证券
板块
投资
市场
指数
-
精彩观点1.我们觉得现在已经处在令人兴奋的状态,是可以有一些买入行为的,机会是留给乐观的人的。2.投资还是要选择龙头,因为市场的资金是有限的。林园坦言,“银行、保险等在二级市场或实体经济都是不可或缺的行业,有一些资金因为本身的偏好做投资也是正常的情况,但我觉得中国的金融板块市值太大了,我不参与,我还是要投资有想象力的板块(2023-06-26 19:24:00)
标签:
板块
投资
市场
公司
表示
就是
白酒
还是
-
6月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55%、0.66%、0.9%,科创50指数更是大涨2.53%。具体到行业板块来看,涨多跌少,游戏板块与CPO概念股大涨,汽车整车、通信设备、风电设备、汽车零部件、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工程咨询服务、装修装饰、旅游酒店、房地产开发、装修建材、多元金融板块跌幅居前。从公司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提升投资收益率,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比如中国的数字化建设与“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重点围绕国资委提出的打造产业链“链主”和专业化整合,关注高端装备、交运和能源,机会还是在“发展与安全”。(2023-06-10 00:15:00)
标签:
净流入
份额
资金
指数
红利
股息
板块
-
周四沪指午后在大金融板块的拉升下顽强翻红,但创业板指依然走着下坡路,刷新了2020年6月1日以来新低。不过对于押注单一赛道的基金,还是要留个心眼,如果承受不了太大的回撤,可以考虑均衡配置,或者降低一些仓位。(2023-06-09 07:43:00)
标签:
创业
跌幅
下跌
赛道
回调
新低
-
从市场方面来看,随着一季报披露结束,大金融板块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板块景气度迎来显著提升,申万银行、非银金融指数涨势亮眼,证券相关ETF也在5月上旬迎来强势拉升,ETF区间最高涨幅超过6%。不过随着行情走高,出现了部分资金选择获利离场,券商主题ETF被净赎回的情况。(2023-05-22 00:00:00)
标签:
资金
净流入
股票
份额
规模
板块
-
东吴证券最新研报表示,行业层面,我们认为保险是金融中特估下最为受益的板块。个股层面,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上市金融央企相关的投资机会,具体包括以下三条投资主线:1)低估值高股息风险提示:1)国企改革进程低于预期;2)资本市场大幅波动;3)主要股东减持风险。(2023-05-11 08:01:00)
标签:
金融
股息
改革
估值
板块
投资
-
金融板块持续表现强劲,带动券商主题ETF六连涨。昨日早盘,大金融板块一度冲高,光大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等多只个股触及涨停板,中国银行盘中创历史新高;午后大盘跳水,大金融板块高位调整,截至收盘,证券板块涨幅居前其中,银行方向有两条主线值得关注:一是优质区域的城农商行;二是中特估主题下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的国有大行以及经济复苏背景下零售业务有望重拾高增的银行。(2023-05-10 07:28:00)
标签:
券商
板块
估值
主题
涨幅
证券
-
三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早盘以银行股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冲高回落,已调整多日的人工智能板块接力推升指数上行,股指全天维持震荡攀升态势。基于上述逻辑,开源证券拟对4月行业配置进行比较分析,建议关注三大方向:①2023Q2TMT或大概率走出分化,建议挖掘低估值、业绩有望落地的方向;②预计2023Q1财报“硬科技”或具备盈利优势,有望启动新一轮反弹甚至反转行情;③在新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之下,重视央国企估值重塑的趋势性机会。(2023-03-31 15:03:00)
标签:
板块
季报
市场
方向
建议
结构性
业绩
机会
-
一、“稳增长”主线一周表现1、主要指数表现2、指数估值情况二、稳增长主线基金业绩跟踪以下榜单根据基金季报数据,筛选满足近四期平均权益占比大于等于60%、周期+基建地产+金融占当期总持仓比例大于80%、金融占当期比例小于60%、周期占当期比例小于60%,成立时长大于1年的基金。三、行业热点回顾与展望价值VS成长,基金经理激辩市场风格切换本周大金融板块领涨两市,资金偏好大盘股。此次试点将发挥私募基金优势,推动房企降负债、降杠杆,补充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表,促进房地产市场盘活存量。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内最为关注的股债比问题也得到解决。(2023-02-21 16:14:00)
标签:
大盘股
比例
指数
主线
产市场
-
2月20日,大金融板块领涨两市,资金偏好大盘股。今年以来,中小盘股的表现明显好于大盘股,以中小市值公司为主要成分股的中证1000和国证2000等指数涨幅高于沪深300、上证50等以大盘股为主要成分股的指数金鹰基金建议,短期TMT领域总体赚钱效应和行情扩散相对充分,性价比相对较低,科技主题演绎顺势调整,受益“经济修复预期”的消费和周期板块或更受益,但投资整体思路需兼顾估值,建议关注地产链以及自下而上择股。中期来看,仍需兼顾均衡配置。(2023-02-21 04:53:00)
标签:
小盘股
小盘
指数
成分股
大盘股
大盘
公司
-
在外资持续发力,A股节节攀升的背景下,投资者的信心恢复了吗?2月3日,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团队分享了一份A股市场问卷调查结果——在1209份有效样本中,过半调查对象均表示目前处于高仓位状态,并认为未来3个月沪深300将高于当前点位广发证券金融工程团队也据数据测算发现,截至2023年1月底,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4.44%,相比于2022年12月末上升了1.58个百分点,其中54.93%的基金相比于2022年12月末提高了权益仓位。风格上,主动型权益基金整体上增加了大盘价值、小盘价值和小盘成长风格的配置,行业上则增加了TMT、大金融板块的配置。(2023-02-05 00:45:00)
标签:
仓位
外资
市场
配置
涨幅
小盘
投资者
-
2023年新春之际,中国基金报邀请多家私募公司创始人、投资总监、首席经济学家或知名基金经理展望新的一年投资前景和趋势,供广大基民和股民参考。凯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凯丰投资(香港)首席执行官高滨:凯丰投资2023年宏观投资展望回顾2022年,我们年初所提到的“多最便宜的股,空最贵的债”策略,其中“空最贵的债(欧债)”这一逻辑得到了充分兑现。以年度为单位,预计中国经济将率先企稳,我们继续在有较大预期差的、股价低位的大金融板块增加配置。我们坚定看好经受过两年多磨砺的最硬的消费品公司。(2023-01-28 00:24:00)
标签:
经济
投资
消费
市场
港股
疫情
预期
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