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每当股市需要寻找方向时,媒体上有关“北向资金”的分析就会多起来。一些人认为北向资金是“聪明钱”,会先人一步,盯住了它就可以找到投资方向。经过近33年的发展,我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力量显著增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券商自营、外资机构等共同组成机构投资者矩阵;相当多的个人投资者也在市场淬炼中走向成熟
证监会发布市值管理指引 推动市场合理估值 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
近年来,每当股市需要寻找方向时,媒体上有关“北向资金”的分析就会多起来。一些人认为北向资金是“聪明钱”,会先人一步,盯住了它就可以找到投资方向。但笔者认为,这一路资金在全市场占比较小,且账户是分散的,夸大其指向作用是不科学的,应关注各路资金的动向,并紧扣公司的基本面、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投资决策。
所谓“北向资金”,一般指经沪深港通渠道进入A股市场的境外资金。也有人把通过沪深港通、QFII、RQFII三个渠道进入A股市场的境外资金统称为北向资金。在所有流入A股的境外资金中,通过沪深港通进入的占比在70%以上,因此北向资金一般指这一路资金。
在沪深港通机制下,中国香港和外国投资者在香港交易所认可的经纪商处开立沪股通、深股通账户,即可委托买卖范围内的沪深上市股票。按照相关机制,这部分股票持有者登记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人们经常将这部分股票作为一个整体,但穿透之后,这些股票的持有人其实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进一步说,在“北向资金”项下成千上万个账户买卖股票时,更加众多的内资投资者也在开展各种操作。从投资者个体的决策来说,都是根据基本面、消息面和自身风险偏好做出决策,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