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跌麻了!”6月26日,端午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受外围事件冲击之下,A股低开低走,再次跌上了热搜。对于近期市场上对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的期待情绪浓重,魏凤春也认为,政府释放稳增长信号,但力度远远不够。比如单靠货币政策远远不够,市场寄希望财政政策的刺激。
“跌麻了!”6月26日,端午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受外围事件冲击之下,A股低开低走,再次跌上了热搜。
盘中,国家大基金尝试护盘未果,新能源、光伏单骑救主,创业板一度翻红,不过,最终仍未能挽回大势。截至当日收盘,三大股指跌幅超1%,板块上,仅有电力表现较强,人工智能、传媒、通信等热门板块纷纷下跌。此外,北向资金尾部加速流入,全天净流入21亿元。
对于下跌,市场早有预期。简单来讲,突发事件冲击,美元指数强势再次对A股形成了围攻。值得关注的是,6月2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7.23,刷新去年11月以来新低,日内跌超150个基点。周末鲍威尔说年内加息两次比较合适,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政策担忧增加。
又见千股普跌,AI的调整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北上某基金公司人士直言“热门板块回调太猛了!”
机构如何看待这一调整?华夏基金表示,事件性冲击导致的下跌并不少见,低位下杀不必悲观。原因在于:一方面外部环境风险看似很大,但以汇率为例,实际上目前的汇率已经是2016年以来的极低水平,央行政策工具储备丰富;另一方面预期足够低,当前经济、政策、市场情绪三重预期均处谷底,低位下杀风险是有限的。 ... 网页链接